美文网首页
警幻仙姑希望宝玉悟还是害怕宝玉悟?

警幻仙姑希望宝玉悟还是害怕宝玉悟?

作者: 清無 | 来源:发表于2016-09-20 19:04 被阅读407次

    宝玉游太虚幻境,在看了十二钗簿册后,“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这闷葫芦!””,在听了十二支曲子后,“警幻见宝玉甚无趣味,因叹:“痴儿竟尚未悟!””那么,警幻仙姑到底是希望宝玉悟呢,还是怕宝玉悟?(收题人 燕辰)

    题说是“希望”宝玉悟,还是“害怕”宝玉悟。那我首先想提一个问题,宝玉游幻境的目的是什么?

    没错,是警幻仙姑去荣府接绛珠仙子,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托她:‘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故遗之子孙虽多,竟无可以继 业。其中惟嫡孙宝玉一人,禀性乖张,生性怪谲,虽聪明灵慧,略可望成,无奈吾家运数合终,恐无人规引入正。幸仙姑偶来,万望先以情欲声色等事警其痴顽,或能使彼跳出迷人圈子,然后入于正路

    警幻仙子既然答应了宁荣二公之灵,并带了宝玉来此而不是绛珠仙子,又“谋划”了后面的“乐事”,可见:

    警幻仙子是希望宝玉悟的

    那么问什么有处写到“那仙姑知他天分高明,性情颖慧,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呢,其实这么写,只是作者行文的一个构思之处,就像影视剧中的分镜头一样,是为了“换景”,不然,以宝玉的好奇心,读完12正册还要读12副册,又副再副,作为一个作者,写起来未免很费劲,使得行文很繁杂冗长;而作为读者,也未免觉得这一“场景”时间太长,视觉疲劳了。所以就有了作者故意为了自己写作尴尬,读者乏味而说的“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其实是作者行文写作的需要,想换个话题,换个场景来更流畅更舒服的推进故事情节了。

    所以,就带了宝玉去听曲了,而此处,12支曲呢,又作者一字不落写了出来,读者只是“看曲”,肯定是很乏味的,何况拿着曲谱看的宝玉,再加上宝玉“愚顽”的天性,听完之后其实是没有多大用处的,试想,你是宝玉,有个人带你去“听曲”,你肯定是放松的,全然把曲的内容不放在心上的,所以他只管听到“宝玉听了此曲,散漫无稽,不见得好处,但其声韵凄惋,竟能销魂醉魄。因此也不察其原委,问其来历,就暂以此释闷而已。”

    如此,才有了后来的“痴儿竟尚未悟!”,其实这跟“恐把仙机泄漏,遂掩了卷册”也是一样的手法,也是为了避免“写作尴尬,视觉疲劳”的一种很好的起承转合的方式,不然,曹老他写完十二正曲,又歌副曲,再副曲,那还不得把他累死,所以才借本来就大家熟知的一些“借口”说“痴儿未悟”之词,“转了场景”,到美色的一幕,这在影视中,就是场景的“转场”了,但转场得自然而不能生硬,所以曹老只好顺其自然,找个很合理的又不生硬的“借口”来“转场”了。

    纵观4段场景,错不在宝玉的冥顽不通,而在警幻仙子“警其痴顽”的方式,让他喝美酒、赏美景、听美曲、睡美人能让他领悟“人间破灭”的实事才怪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就是这么回事么?让他“寒冬噎酸齑”,让他吃苦好过这种“安乐悠哉”的方式,那样才方能使他警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警幻仙姑希望宝玉悟还是害怕宝玉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po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