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到班班的通知,计划将于本周日下午在广州组织一次赞比线下活动。这个活动原计划是十一前,因台风“山竹”而推迟,前期报名参加的人数还是蛮多的20+,目前报名人数有所下降,看来这个台风也间接影响了参与度。我很荣幸被列入嘉宾名单并做分享,细数一下,我还是有点东西可以分享的,计划分两部分与小伙伴们分享:
1,非洲的故事
2,区块链&eds
1)初入非洲:毕业后当时在深圳一家小型贸易公司工作,一年后我辞职跳到广州一国营企业工作,两年后前任公司老总又找到我,有一个去非洲工作的机会,了解一翻后我索性把广州的工作辞掉决定去往非洲闯荡一下。三个月后我出发了,2009年11月14日途经十八小时飞行,终于抵达目的地-赤道几内亚首都-马拉博。当时同事接我们开的是五十铃货车,一路上颠簸约半小时就抵达驻地。幸运的是,这里的天气与广东相近,没有感到什么不适。有点不适的是感觉有点荒凉,加之乌鸦成群觅食,叫声瘆人!公司大都是北方人(山东人居多),国内来的厨师多数是山东人,加上当地食材有限,伙食上也是一种考验。两地有时差,比国内推迟七个小时,倒时差也是个考验,反正那一个月内,我感觉自己几乎是没有睡上完整一觉的,黑白都被颠倒了,很快就瘦了七八斤。网络更是与我无缘,当时记得一个礼拜只能通过私人关系去蹭网,幸好没有谈恋爱,否则得黄掉。
我被临时安排到车队,有合适的司机出去干活时就随车去了解公司相关的机械设备,并制作设备档案资料。随着工作的开展,我也慢慢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和生活。
当地人因为原来是西班牙殖民地,官方语言也是西语,同样也保留了西班牙很多传承,特别是生活方式,都是以休闲为主,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对时间观念上不紧不慢,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根本就没有时间观念。举个例子,之前公司提交过一个项目的方案,一年后联系人才告知,那资料弄丢了急需再打印一份提交高官审核,他们总是在想起某事着急了,才急匆匆的想着要去办理。三年前,他们要举行一个大型圣诞节活动,需要对某场所进行大量亮化(用彩灯装饰),可是时间已剩下半个月了,可是项目方让我们公司帮忙,告知从中国运材料过去制作,这个也是挺要命的,马不停蹄地赶,两地运输周期就得十天(空运),留给四五天时间去抢,幸好于圣诞节前一天完工。类似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多个心眼,比如我给他们提交资料,我通常会留个备份,因为我知道他们会大概率问我要第二次甚至更多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