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此次疫情暴发及反反复复的情况,越来越多人性的丑陋也浮出水面,不单有一大股国际势力反华,甚至有一些华人华侨公然辱国。我们国家的爱国教育自建国以来一刻都不曾松懈: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政治教科书的编配;众多媒体的宣传(特别是一些重大会议直播、重播、复播;许多先进人物的事迹;爱国文学作品包括诗歌、电影电视、其他艺术形式作品如舞蹈、相声、小品等)等等,自我们出生以后无时无刻不熏染着我们,甚至在我们未出生之前,从父辈和祖辈那里继承了部分的思想和志愿。
我很难想象,即便如此,依然剔除不了某些人的劣根性。看来我们国家的爱国教育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来看,形式更加多样化,方向和目标也比较明确。
生活里,我们在很多地方如公园、学校围墙、公路边、小区公示栏等等,能看到很多固定的政治宣传标语,比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在公交站牌、LED广告屏等等地方,会定期定时的更新新的政策方针和主导思想。这些宣传信息虽然乍看难懂,但天长日久,在人们的心中会留下烙印,潜移默化的会认同党的政策和发展方向。
凡事从娃娃抓起,而学校则成为最好的教育中心。现代学生的学习不单以文化知识为主,还会辅以很多课外活动和学习许多网上有针对性的课程。这里面则渗透了很多的爱国教育和行为模范规划。像我们所在县城的学校,一年一度会举办“评选全县十佳少年的活动”,活动要求被选人:爱国尊师,勤奋好学,乐于助人等等。除此之外,也会定期督促完成公共号共青团中央里“青年大学习”的相关习题。说句不好听的,像我女儿才上小学一年级,字都不识几个,怎么听得懂?这其实就是向小孩的父母宣传和普及政治知识。如果不通过这样的方法,有几个成人会真正的喜欢和了解时事,像朋友圈刷屏和头条热搜那样的新闻,火一下就凉了,没有几个人会去刨根究底,深思发生这些事情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由此看来,我觉得要把一个人培养成德艺双馨品学兼优的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说在小时候不举家庭、学校、社会之力,把每一朵祖国的花朵奠定一个积极向上,阳光乐观的基调,那么长大后的变数太大了!人一旦成年,性格定型,浪子能回头的毕竟太少。
教育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呀!特别是其中的爱国教育,是重中之重。一个人再有才,如果他不爱国,那么它的危害远远抵过千万个干些小偷小摸的宵小之辈。这种事情想要杜绝,很难。不过,我们尽量从自身做起吧!做好自己,不带歪身边的人,这无疑就是对社会很好的贡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