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
清晨5点多,此刻很冷,我们在还是黑色天空的嘉峪关出发前往敦煌了,在动车里看到了日出。
动车上的日出 敦煌站有点高大上的感觉敦煌——又称沙洲,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州),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是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如今敦煌的街景中午看到一家人满为患的特色餐厅,主要卖当地有名的“驴肉黄面”,我们挣扎了一下,还是决定等座位吃,没办法,中国人吃饭就喜欢人多的饭馆。别说这个驴肉确实好吃,肉很嫩,但是另外一道“素炒沙葱”本来是西北的常见蔬菜,在这里居然一份48,和我们要的半斤驴肉一个价,感觉太坑了,还不如要个别的蔬菜,黄面比较细,上面淋着一层卤,就着驴肉还是好吃的!
敦煌驴肉黄面跟着导航找到了敦煌博物馆,以为是个小馆,没想到是我们去过的博物馆不管从整体布局、设计、展出方式都是上乘和有特色别致的!再加上之前看的河西走廊上的各个博物馆,到这里基本能串上各个知识点、历史人物和事件、文化演变传承,所以不知不觉就待了两个多小时。
敦煌博物馆 博物馆中央大厅 展馆内 展馆内 敦煌壁画 佛文化展厅回到酒店已经快黄昏了,意外发现了一家福建人经营的特产店,老板很会做生意,卖的水果和特产都尝起来口感不错,而且价格也比较公道,还明确告诉我们每种产品几种不同价格的分别在哪里,非常实在,留下了老板微信,回去后让他发货!
最后还是不得不提到敦煌三宝之一的罗布麻茶,据网上资料说敦煌地处罗布泊东缘,属于罗布麻的原产地,当地大量野生罗布麻,因其特殊清热去火、调节血压、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消咳止痰、消肿利尿、强心安眠、平心止晕等药用保健功能,而被敦煌大众作为日常茶叶饮用。当然因人而异,这个功能有待自己去验证。
罗布麻茶我俩回到酒店就试泡了两杯,味道较平淡,有点像绿茶,但不苦涩。
第二天我们前往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莫高窟现存有壁画和雕塑的492个石窟,大体可分为五个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因里面禁止拍照,只能拍一下外观。A类票需要提前十几天才能约上,只好选了B类票,可以参观四个洞窟,比A类少4个。想象着脚下这片土地几千年之前的样子,都有谁来过,再看看今天的现代感,实在是感慨万分啊!
洞窟外观 洞窟外观 莫高窟 洞窟外观第一个是初唐的96号窟,全世界第一大的室内大佛像弥勒坐像,太壮观啦!脖子仰到最大角度才能看到全佛像,高达35.6米!还是把目光集中到脚趾吧,反映了唐朝以胖为美的审美。
96号窟接下来是第二个洞窟,五代宋时期的壁画,因为当时画壁画的曹氏家族用的颜料非常顶级和奢侈,所以保存下来非常好!里面的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佛像是清代的。
100号洞窟第三个是148号洞窟,为盛唐李氏家族开凿。内有涅槃佛,全长14.7米,清朝时期补修并塑了72座弟子像。壁画全部是唐代时期所绘,保存了1200年,是所有壁画里保存最好的,色彩非常鲜艳。窟形是拱形很特别,又叫“涅槃窟”。
148窟第四个是138号洞窟,今天最后一个洞窟,晚唐由敦煌当地的豪门望族英氏家族所修,壁画保存至今没有补过色,因为主要是矿石颜料和植物颜料,气候又干燥。在清朝时期补塑了观音像。
138号窟下午背起行囊前往鸣沙山月牙泉,安顿好先跑到了雷音寺,初建于西晋,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传说古时在月牙泉附近有雷音寺,后被风沙所埋。1989年,由国内外佛教团体和敦煌市佛教协会捐赠,重建了雷音寺。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重建。取“佛音说法,声如雷震”的意思,改名雷音寺。
我们又那么巧的适逢雷音寺三坛大戒法会,众多僧人和居士一起在佛前吟诵佛经,我沉浸在其中良久,于是在佛音里被洗涤。
大光明殿中法会,佛音萦绕雷音寺大光明殿
离日落还有两个小时,赶紧跑到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内,蝈蝈一开始还觉得110的门票不值,看下面照片就知道实在是颠覆了他的想法,太开心啦!所以奉劝大家,多听听女性尤其是老婆的意见没有坏处!
夜晚的月牙泉边阁楼,背后是沙漠 鸣沙山月牙泉日落全景 攀登者的喜悦 攀爬沙漠山之难 光脚踩沙 爬沙漠的人群 鸣沙山下的芦苇 沙漠骆驼 通往景区的路灯很古朴沙漠留影
最好是住在离景区近的民宿,虽条件简陋,但可以第二天一大早5点多起来奔沙漠最高处观赏日出,我俩就是这么选择的。虽然我们这些年拍过很多各种日出,但是大漠上的日出是头一回,所以太有意义啦!那种苍茫大漠上看着太阳一点点从远处连绵不断的沙山上升起来的感觉,就是人生中一次精彩的体验,所有来路的苦累都化作了值得两个字!
等待大漠日出 飞跃吧 大漠流沙 真正的大漠日出 这些不辞辛苦看日出的人们日出前大漠的光晕
整个在敦煌的三天经历、见闻对于我们是一种借一个通道回归自然,并穿越历史的感觉,难能可贵。所以行者本身就是在阅读山河阅读人文,当然要有一定的人文基础在心中,才能相得益彰,互相印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