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鹘装:回鹘是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即现在维吾尔族的前身。回鹘女装的基本特点略似男子长袍,翻领,袖窄小,衣身宽大,下长曳地,顔色以暖调为主,尤喜红色。

用料大多为质地厚实的织锦,领、袖均镶有宽阔的织金锦花边。穿着这种服装,鹘髻”。髻上戴一顶桃形金冠,上缀凤鸟。两鬓插有簪钗,耳边、颈项佩首饰。足穿翘头软锦鞋。
回鹘装在唐代,对中原人民带来较大影响,尤在贵族妇女和宫廷妇女中广为流行,花蕊夫人《宫词》记有当时宫廷妇女喜好“回鹘衣装回鹘马"的情况。
野服:古代称居住在山野的人的服装。
大衣:“国朝妇人礼服,鞑靼曰袍,汉人曰团衫,南人曰大衣。”今称西式长外套为大衣,亦称大氅。
半衣:古代之上衣。古之服制,分上衣、下裳,上衣乃衣之半,故名。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载:相传秦始皇,命近侍、宫女皆穿衫子,也叫“半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