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涓
这二年来,坊间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房价了。
不论是身处一线、二线城市,还是十八线以外的小城镇,熟悉的、不熟悉的人,只要一坐下来谈到房价,大家必定是有源源不断的话题。
面对比血压涨得还要快的房价,自然有庆幸自己买得早的,也有懊恼自己下手晚的。
前几天跟一位在深圳特区打拼了多年的老友通话,她就在电话里跟我倒了近半个小时苦水。
她说她在前几年就准备买房,因为经济条件有限,深圳关内的房子她觉得负担不了,就决定到关外郊区去选房。
当时她看中了一个价格还比较合适的楼盘,就是位置偏远了些,小区周围配套设施还不够成熟。旁边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对她说你再等等吧,去其它地方看看还有没有条件好些的楼盘。
于是原本就有些动摇的她就放弃了这次买房机会,想想还是再等等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房子。
谁知道还没有等她找到更合适的房子,特区的房价就一路高歌,上涨的势头迅猛到让人回不过神来。
到了去年初她又跑到当初被她放弃了的那个楼盘,发现不但价格翻了几翻,房子也几乎都被抢光了,只剩下几套楼层低、方位差的房子,而这时她发现她那点积蓄连房子的首期都付不起了。
她在电话里跟我一遍遍地跟我说现在的她有多后悔,又有多心急,买房的梦遥遥无期,一家老小只得继续挤在狭小的出租屋里,连件像样的家具都不敢买。
最后她说,她现在想明白了,我们的生命有限,有机会做的事就要毫不犹豫的去做,不要再等了,在等待中我们不但会错失机会,也浪费了生命,剩下的人生就更短了。
至于那个老百姓永远都摸不透看不懂的房价,是属于社会的进步还是民众的悲哀,这个问题我不懂经济学,不敢妄下结论。姑且不论房子与人安身立命是否关系密切,那个朋友后面说的那几句话却颇有道理。
生命不长,不要再等了,人生中该做的事就在它应该发生的时间里把它做了吧!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地领悟到这个道理,把它付诸于实践呢?
在选择婚姻和感情的问题上,很多年轻的男女最容易犯这种错误。他们总是认为下一个才会是最好的,所以他们总是以无比挑剔的眼神看待身边经过的每一个美好,在他们的意识当中认为只要肯等待就会有他们想要的幸福降临到身上。
于是青春就在他们无边的等待中一点点地溜走,等到有所省悟,回过头一看,自己非但没有等来期望中的男神女神,花期也早已过去,当初有不少适合采摘的玫瑰也再没有了采摘的机会。
待到追悔莫及之时,才领悟到这个道理,可是人生还能重来吗?只能在懊恼中度过以后的日子了……。
有些年轻的女孩喜欢等待,却是因为贪慕虚荣,对自己有着不切实际的幻想。
她们以为自己手中握着年轻貌美的资本,对那些她们认为够不上条件的人不屑一顾、嗤之以鼻,在梦想中等待着她们想要的财富和享乐,对这类姑娘,生活自会给她们以狠狠地回击。
而另一类在等待中蹉跎了岁月的女孩,却只能对她们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她们就是被称为有着“情执”的那类姑娘,她们总是沉溺于旧爱中不能自拔,对那个早已经走远的人和已经逝去的爱念念不忘,拿得起、放不下,心里还有所期待,总幻想着回到过去。
因为太刻骨铭心,她们忘不了曾经的美好,所以拒绝身边所有的美好。
于是就在那种不可能的等待中荒废了青春,蹉跎了岁月,在悲凉中度过余生。她们可能永远都不会明白,生命中有多少东西是等待不起的。
还有一类正处于求学上进时期的青少年学子们,他们从小就被教导“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总有那么一群患有顽固的“拖延症”的少年,他们总觉得时间很多,今天的书等到明天再看,明天的任务等到后天再完成……。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在人生本该打基础学技能的大好年华被一点点耗空了,待真正“白了头”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此时才懊悔自己年轻时的少不更事,虚度光阴,却不知人生最没用的东西就是“后悔”这二个字。
在对待工作和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在犯这种错误,很多人一开始对身边的人学习了某种新知识,掌握了新技能羡慕不已,自己也在心里暗暗发狠:等我有时间了我也要去学习。
真的 等到有时间了又自我安慰:机会多的是,等下次再去也罢。这种无限的“等下次”,直到把当初那渴望上进的热情等到烟消云散了。多少人一生碌碌无为,止步不前,就是因为有着“等一等”的心态。
还有些所谓追求“成功”的人士,他们对父母说得最多的一句就是:“等我有钱了一定带你们观世界去”。于是他们的双亲在这美好的憧憬中一日日老去,可能还没等到成功的那天,年迈的双亲已经失去观世界的能力了……
生命不长,该做的事就尽早去做吧,不该等的人就不要再等了!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人生中很多事何尝不是这个道理?早做了总比晚来得好,趁早吧,尽量让自己的人生少些遗憾,多些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