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到,十一长假,虽说是假期,好好休息理偷个懒应被谅解,但作为一个理论爱好者,每每看到学习过的理论不能在自身应验,就浑身不舒服,所以赶着学习了新理论,为什么自己没能好好管理住时间?
接下来分享一篇关于时间管理的核心原则和实践策略的文章。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想去进行时间管理,一方面是事情太多,应顾不暇,所以想通过时间管理的方式能让自己腾出更多时间去处理更多事物。
另一方面则是,我们耗费了太多时间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没有被执行,只能感慨“时间都去哪了”?
所以进行时间管理其实就是想达到这两方面的目的:一是我想给偶然事件、冒险、自发事件和实验留出时间;二是我希望有时间来做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
从这两个目的出发,时间管理的三个核心原则就出来了: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实际上时间从来是不能被管理的,无论你有三头六臂还是天生神力,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时,我们无法改变,还有时间流逝的速度我们也无法掌控。我们所能做的,其实也只能是不断地通过注意力来分配精力,选择对生活中重要的事情给予更多的关注。
•当乌龟(而非兔子)。简单来说就是“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就像乌龟与兔子赛跑,本不具备优势,但如果乌龟善于在事前花时间下功夫定策略,做工具,超过兔子也是可能的。
•目标定为足够(而非完美)。
执行起来的策略呢,其实也就三种:
将自己的时间分成三份:红色时间(“我没时间”),黑色时间(“一切如常”),黄色时间(“我有时间”)。具体会附搁的灵宝。
具体会在问候防疫塑胶,也会告诉大家答案。
估计下一次的理论研究就是,为什么不能好好放过自己了[捂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