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初识Eunice是我在为一个瑜伽平台工作的时候,那时候我负责一些编辑采访工作,她参与了我们组织的一次公益活动。因为获得了较高的票数,我们取得了联系。得知她曾做过一些文字工作,喜爱并擅长整理编辑,我请她帮我整理了几篇采访录音稿。而这一次,她作为我的采访对象,坐在我的对面。我们认识不算短的时间,交流也一直不少。这次采访,又让我再次看到,原来她的人生走到今天,都是自己的选择。这样的选择或许是主动,或许是被动,但都是支持她成为现在的自己的最佳选择。
上面的照片是我采访当天拍的,她笑说曾经有算命先生看过她的手,就告诉她,她的这双手是做东西的手。
被采访人简介
Eunice,80后女生,在香港出生并接受教育,父母都是上海人。高中二年级前往美国读书,在美国完成了高中、大学以及研究生学位。回国后从事律师工作,2014年辞职,目前全身心学习服装设计。现居住在上海,不定期往返台湾,和爱人相聚。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Eunice和老公在台湾街头
作为“少数人”的经历
“其实我从小到大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在我们谈话的一开始,Eunice便这样说道。说到少数人,她似乎有着自己独到的经历和体验。从小时在香港的成长经历开始,身边大部分同学的父母都是香港人,这让他们天生就有一种优越感。而自己的父母来自上海,粤语说的也不是很标准,她在学习粤语的过程中就遇到了困难,因为父母平时在家都会和她用上海话对话。“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在巴士上的时候因为我的粤语发音不标准遭到了同学的嘲笑。”这样的经历一直到初中四年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的高中一年级。她离开香港,前往美国求学,开始了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旅程。“那时候班上全是白人,而且都是男生,有一些ABC,但他们似乎都很排斥中国人。我又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还觉得自己特别土。”说到这些,她有些不自觉地难为情般的笑。“和我一起住的德国女生,是男生女生都喜欢的类型,而我却没有人喜欢,跟她比起来,感觉自己特别差劲,学习成绩跟不上,房间也乱成一团,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交到朋友。”
从童年到大学以前,通过Eunice的描述,看得出来她一直都在跟比较和孤独做着斗争,小小的年纪承受着一般的同龄人少有的压力。“我倒觉得是这些压力帮了我,成为了我的推动力,事实上,我每一次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之后,虽然一开始都有很多跟不上,但最后都克服过来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那时候我有很多的恐慌,正是这些恐慌让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学业上,虽然没有朋友,但是来自老师的评价也让我觉得很满足。”这是她对于在美国时候的高中生活的描述。
在适应了美国的高中生活之后,她开始体会到美国的教育和香港的教育是非常不同的。由于从小不认可香港的死记硬背型的应试教育,她去往美国之后,很享受那边自由开放型的教育方式。虽然也遇到过一些困难,从最初的完全看不了英文书,到一学期要读上五到十本,并且要不断地上交论文,这其中也经历了很多内心的煎熬。“去到美国之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对文学是有兴趣的。上课的时候老师让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人举手,就我有说不完的话。这让我觉得自己是独一无二的,是有价值的,而不是让你背出来,再像呕吐一般地还给老师。”如果说香港的教育经历,让她学会了虽不认可,但仍然会做出相对的服从,美国的学习,让她真正开始看到自己喜欢并且想要的是什么。
“美国的高中,课程的设置是很丰富的,为的是能够让学生为上大学做好准备。我去到大学之后,甚至发现学习的内容还没有高中难。”从高中的时候起,她就已经开始在为大学将要选择的专业做准备。“那时候我对于人类学,宗教学,文学都是很感兴趣的,我不仅会看老师布置的书,还会自己去找其它的很多书看。”顺利地去往大学之后,第一年的时间仍然是学生们在为自己选择专业做准备。“想起来我高中快结束的时候还获得了一个宗教贡献奖,那时候老师看了我写的论文,才更好地理解了佛教的一些内容。我在香港不爱在学校读书,经常去逛书店的时候都会看佛经,我很喜欢那里面的文字。”
原本喜爱文学的她并没有选择这些作为大学的专业,而是选择了钢琴演奏。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脑子用了太多年了,再用下去都会变成精神病了。不能总是空想没结果,于是选了一个动手的专业,让自己可以有一些不一样的体验。加上从小就学习钢琴,报考的学校进入的门槛低,成为一名钢琴专业的学生对她来说很顺利。“我发现一直以来我想要做什么事,都是很容易的,路就是在那里的。”这是她的感悟。
真正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发现身边的同学们都是艺术行业的高手,有些甚至多门乐器同修,对于他们,同时演奏三四首高难度的曲子是很简单的事情。而对于当时的Eunice来说,心中被各种恐慌所占据,即便辛勤地练习,也依然不能够达到她自己所说的较高的水平。在这个行业,只有顶尖的人才能成为演奏家,教的好的可以成为老师,其余的大部分人都不了了之了。这也是Eunice在大学毕业之后不得不面临的选择,放弃所学的专业,去选择一门可以养活自己的技术。
“那时候在美国,大家都认为从事法律、金融或者医学是有前途的专业,我觉得自己对金融和医学完全不感兴趣,就选择了念法律专业的硕士。”准备考试的过程也并不轻松,将近两年的时间,终于申请上了一所自己相对满意的一所法律院校。兴致勃勃地前往,想着自己将来就可以成为一名人见人夸的大律师,她觉得自己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的。“那个时候的我是非常自大的,以往的经历让我认为自己想要学什么都能学好。”到了学校之后,才发现一切又并非如自己所想。那所学校所在的区域是流浪汉和吸毒者聚集的地方,学校的门口就有很多的流浪汉聚集,还有拿着针管在注射的瘾君子。附近的地铁下去的台阶上全是尿,晚上有时还会听到枪声。这些都还可以接受,在正式的学习开始之后,她发现自己对于法律的内容完全看不进去,别人说来头头是道的内容,在她看来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带着这份自我怀疑,她经历了法律学习两年半的时间。第一年勉强自己去学,到了第二年干脆就放弃了,只是想着考试能够通过的办法就已经是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当时我们学校旁边有一所念厨师的学校,我就幻想着自己可以转学去那里,但在当时也只是想想而已,我是做不到的,我会觉得丢我爸妈的脸,怎么也要把学业完成,把司法考试考出来。”她回忆道。
她说那时候的自己是非常需要尊重的,所以她选了一个觉得将来别人都会尊重她的专业。“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需要一个身份,而成为一个律师就能够给我一个让别人都来尊重我的身份。”她能够这样看待当时的自己,想来也是带着极大的理解和宽容的,不仅是她,很多人可能甚至一生都是在寻求这样的一个身份而强迫自己,委屈自己。
由于实在无法投入法律的学习,学习成绩不是那么理想也是理所当然的。索性考试都能够通过。在当时,排名前百分之十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到美国知名的大型律所,成为万众瞩目并有着高收入的律师。“我现在想想真的是很庆幸自己成绩不好,才不会留下来走律师这条路。要是真的成为了有名律师的那些人,受那么多人尊敬,和那么多钱的诱惑,即便自己想要离开都是很难放下的。”她嘴里说着自己看似悲惨的经历,但心里确实有一份确定和开心传达出来。完成律师的学习并通过司法考试的几年依然很辛苦,说到自己在准备司法考试的期间,由于当时的签证只剩下半年的时间,之后就得立刻回国。她在那半年里,真的能够做到心无杂念,每天除了考试就是考试。用她自己的话形容就是最幸福的半年,因为真的很简单,脑子里没有其它的事情。看得出来她为自己能够在当时那么恶劣的状态下完成司法考试,还是很庆幸和骄傲的。毕竟是从小一直都很会读书的。
毕业回国是她当时的选择,一来是对美国的不喜欢,二来为了离开一段纠缠的感情。回国后继续做“格格不入”的人,进入一所律所重新学习中国的法律。谈到这段经历,她有些不忍心。说到一些同事因为工作的过于忙碌,连续熬夜,甚至换了肾。“一个月五万这样拼命,一个月给我几个亿我还考虑一下,你要这个五万能干嘛,身体都没有了,这样到底是为了什么。”Eunice是一个做事情细致的人,但曾经在律所受重用的同事都是那些能够住在律所,连续熬夜,不停给出材料的人。但在她看来,这些最受重用的人,给出的材料,却是最粗糙最拿不出手的。但是客户需要,行业需要。
刚开始的几年做的很开心,觉得都能学到新的东西,到了第四年,所有的工作都在重复,她说自己那种痛苦的感觉又出来了,让她没办法再继续,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辞职。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有时候为了做一个羊毛毡的玩偶需要花费好几十甚至几百个小时
“没人像我这样了吧,花这么多的时间,还把一团几块钱的毛看得比什么都贵重”
痛苦是良药
对于过往的这些经历,Eunice都有着自己的评价和认识,以下是她的口述。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是个很孤独的人。我在的小学是天主教小学,我其实是不相信神的,我听到圣经里的内容都觉得很可笑。但是那时候我会去到学校的教堂跪下来跟神讲话,我觉得没有人能够理解我,只有神能够理解我。虽然我不相信神,但我觉得我需要有一个人可以讲一下话。至少我去到那个地方,会有一个安慰。”
“我不知道是源自婴儿时期还是更久远的前世,我一直都有着很深的孤独感,觉得别人都不喜欢我。因为怕被人拒绝,我就会跟其他人保持距离。但这些经历,让我重复去面对这种感受。我真的觉得,这些在帮我做准备,变成一个真正内心强大的人。我才可以有勇气选一条路是很多人不认可的。”
“这里的人都觉得,你好不容易走到一条自给自足的路,工作光鲜,也30好几岁了,应该稳定下来了。但我觉得我不能这样下去。其实很多人也觉得自己不能这样下去,但他们会忍下来。很多人对自己内心的痛苦是不敏感的,他们会选择麻痹自己。但是我从小到大痛苦的感觉特别强烈,没办法麻痹。我就想要去超越这种感觉。我看别人觉得他们很肤浅,会找一些很无聊的事情,把自己的注意力转移。但是对于我,这个痛苦强烈到我根本不能忽视它。”
“我会按照我的感觉去做事,但很多人会觉得他们的感觉不是真的,别人的眼光、世俗的标准,那些才是真的。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真的,我的内心的感觉才是真的。很多人都说,你内心的感觉应该去忽略,但我觉得它们才是我做事情的唯一标准。我会去创造我的现实。很多人都不相信自己有这个力量,但我想我这个力量就来自于我这么多的经历里面我都只能靠我自己。”
“我都去面对了,都咬着牙熬过来了。我没有去吸毒啊,像很多去了美国的女生那样滥交,很多一直和不同的男人发生一夜情来找到自我存在的感觉。我都没有去做。”
“谈恋爱我试过,和一个喜欢的男生在一起确实是那时候让你觉得特别开心的事情。但通常那些让你感觉很快乐的事情,快乐完了就是很不快乐。我在其中穿越了很多。”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给姐姐家的宝贝做的娃娃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给小朋友做礼服 小朋友开心极了
脚下的路
关于现在所做的服装设计,Eunice是这样说的:
“这两年其实还是很挣扎,别人都在怀疑你,你也在怀疑自己。因为你还什么都没有能够拿出来的时候,你就会觉得,明明你以前已经有一些东西,那些又不能拿出来,现在又没有东西能拿出来。自己又是自尊心比较强的人,真的是有一种卧薪尝胆的感觉,你真的是要能够能屈能伸。好像我一直在推翻自己以前的东西去建立新的,但是我又觉得我没有别的选择。”
“现在我真的觉得我做的就是我要做的,不一定是服装设计本身,但一定是关于创意的。服装设计本身就涵盖了很多创意,比如插画,做手工,你也需要懂很多文学、哲学、历史的知识,才会有灵感。服装设计本身就是能带领你去很多不同地方的,至少我现在知道我要走的路是和设计、创意有关的,然后再结合一些可以改变社会的事情,比如非营利和慈善类的,用这样的事情去服务一些人,我觉得我的人生就会很完整了。有时候我去到商场,看到很多漂亮的衣服没有人买,觉得特别浪费。如果这些能够去结合一些事情来做,将会很有意义的。”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随手窗外景色素描
学服装设计是要从画画开始的 画得好了 才能设计
祝福语
在我们谈话的其中,Eunice说自己其实一直也有挣扎,想让自己去做一个主流的人。自己又不比人家笨,但为什么就是做不到。虽然大脑拼命要求自己,但内心却是无法服从。现在的她能够比较好地看到并放下这些挣扎,是这些挣扎让她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要听从自己的内心,不是吗?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够真正做到。而在他们从不能够做到到能够做到的这一路中,经历了常人无法理解和想象的经历,而这些经历往往都是充满痛苦的。Eunice说她从来也没想过自己会和艺术挂钩,小时候也没人说她有艺术天赋。但是不知不觉就走上了这条路。并且正是过往的那些经历,成了如今她艺术创作的灵感,要感谢那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她。说到这里,她还笑着把自己和李安导演作类比,说他们都是一样具有艺术家脾气的人,没办法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我想人的一生就像一条很长的河流,你只能顺流而下,或许有时候你会想要逆流而为,想要在某一个你喜欢并认可的阶段多做停留,但是时间,依然会带着你去往下游。这样的下游或许并不是你觉得好的,但一定是最适合你的。最勇气的人,不是一直呆在一个地方不去改变,而是当他来到任何的环境和境遇中的时候,都是忠于自己内心,并且全然接纳一切的。这是修为,也是作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这样人生的河流中去打磨自己,让自己变得顺流而为,让自己变得圆整。
无论是手工还是其他的艺术,在其中修的也只是一颗散乱的心。真的宁静了,灵感就出现了。
这一次的采访其实远远超过了我预期的时间,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闲聊。因为作为朋友,我们是有很多共同点的。我感谢一直有她在身边给我的鼓励,也会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她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因为能够相遇,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事了。
1.15 采访“我只能做我自己 别无选择” ——记“少数人”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