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散文丨红豆山庄风情犹在

散文丨红豆山庄风情犹在

作者: 云起龙飞 | 来源:发表于2024-05-09 13:16 被阅读0次

    或许没有哪个地名,能如江南这般惹人遐想。而在水墨江南深处、江南福地的这座山庄,尤为引人无尽遐想。在这里发生了一段惊人的爱情故事,它又是如何惊艳了时光的模样呢?

    初夏,穿过水街集市,跨过古朴的廊桥,去探访红豆山庄的钱柳纪念馆。走进馆中,亭榭楼阁,雕梁画栋,假山堆叠,小桥流水,一幅江南古典园的风光。

    红豆山庄位于常熟市古里镇芙蓉村,原名碧梧山庄,始建于宋末元初,距今已有700多年。明代山东按察使副使顾玉柱的次子顾耿光从海南移来红豆树,与原来的芙蓉、梧桐相伴,山庄也因此改名叫碧梧红豆庄。而唤作红豆庄,是在钱谦益卜筑外公家的碧梧红豆庄,携柳如是入住以后,两人白发红颜的一段姻缘轰动一时而闻名。

    随着历史变迁,山庄经历沧桑,旧时建筑均毁,唯有一株红豆树屹立不倒,顽强生存。为了重现钱柳的传奇浪漫故事,在原山庄遗址上重建了红豆山庄,并植入了众多的网红游乐项目,打造了多个浪漫主题的游乐区,让游客爱在此享受浪漫的心跳时光。

    但我并不喜欢这些游乐项目,最吸引我的,还是颇具文化底蕴的两个地方:钱柳纪念馆和白茆山歌馆。

    后人只要谈到柳如是或钱谦益,就绕不开红豆山庄的这株红豆树。于是,在红豆山庄俨然形成了一派“红豆文化”,这棵红豆树也成为爱情的吉祥物。或许当人们重新学会相思、珍惜相思的时候,就会发生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到那时红豆树还会开花结果的吧?

    四百多年前明末清初年间,时年60岁的“东南文宗”钱谦益与“秦淮八艳”之首、时仅24岁的才女名姝柳如是,无视世人一致反对,毅然结为“红粉白头”夫妻,隐居在红豆山庄,留下了轰动一时的诗文和佳话。

    红豆山庄的这株红豆树树干通直高大,树冠呈伞形,树姿优雅清秀,浓荫覆地。我伫立在红豆树旁,当年钱谦益柳如是共同生活的红豆山庄,“硕果”仅存的只有这一棵见证了当年钱柳缠绵情史的红豆树。

    红豆树原产于岭南,江浙一带较为罕见。“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艳丽而坚实的红豆,历来成为诗人笔下爱情与友谊的象征,“红豆山庄”之命名,即含钱、柳两人姻缘美好之意。

    据记载,在钱谦益80岁大寿时,柳如是为他做寿。恰逢红豆树二三十年后又一次花开满树,她从阁前的红豆树上觅得仅有的一颗红豆,作为寿礼呈上,使钱谦益大喜过望。红豆有情,可显然不是为钱某人开花结果的,钱在明灭后降清失节不说,又不愿过隐居生活,遂不听柳氏的反复劝说,非要到清廷去谋一官半职。柳氏则坚决不肯随同前往,做降臣命妇。没有想到,钱氏到京后不被重用,半年后只好托病回老家。他的仕途失意,成全了柳氏在田园山水间安享夫妻生活的愿望。

    红豆树开花结出红豆没有规律,有的甚至几十年才开一次花。有生命的美丽的红豆之花,肯定是为从内而外皆美洁如玉的柳如是而开的。

    有着近五百年历史的红豆树,躯干之粗须数人伸臂合抱。站在数十位观者边上,听不清大家围着红豆树在窃窃私语些什么。

    常熟的古红豆树,除了红豆山庄内的这一株外,在城区还有四株。红豆树并非年年开花,往往多年才能一遇,但今年城区这四株红豆树却少见地同时开花了,可惜此时已过了红豆花开时节,没能亲眼目睹这一株最古老的红豆树花开的盛况,我有些怅然若失。

    看着初夏的风拂过枝头,带走了时光,却带不走那枝叶间浓浓的相思意。不知道红豆古树何时能再发出新枝,何时能再开花结果。它那古老沧桑的面容,给我带来的是丝丝惆怅和忧思……

    红豆,成为爱情的信物,还要归功于诗词。唐代王维的《相思》诗词,深情蕴藉,说尽相思,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世人皆用红豆来代替相思。江南春雨,却催不出这古老红豆树的新枝,它已经有80多年未结下红豆果,到哪里去采撷红豆?但红豆的寓意有很多种,自古以来,人们对红豆怀有一种特殊感情。这株红豆树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外地和本地游客,也牵系着无数痴情男女的情思,在红豆树下系上红丝木牌祈福,心中当然祈祷的是爱情。

    流连在红豆古树下,我想得最多的,还是写出传世史著杰作《柳如是别传》的国学大儒陈寅恪先生。为柳如是作传,其意旨不在为钱柳姻缘留下翔实的历史记载,或传播一段轰动一时又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佳话。他是要为一位生于国破家亡的乱世,却表现出超凡民族气节和风骨的奇女子作传,是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和魂魄作传。

    记忆里的江南情调,是吴侬软语的低吟浅唱,有着古韵雅致与风骨诗意,在红豆庄园可以深入了解吴语历史,沉浸地感受一段语言文化的生命。

    语言的来由说来话长,沧海桑田之后,语言就是一片土地的精神符号。作为吴歌的杰出代表,白茆山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无论内容、形式、曲调在整个吴地民歌中都堪称标杆独竖,仪态万方。

    尽管唐宋以来记载少,但是白茆山歌仍能为一些古籍所记载。明代冯梦龙编《山歌》10卷,收录有白茆山歌。白茆山歌踏着吴地文明不断进步的步伐,自远古一路走来。明末清初文坛泰斗钱谦益晚年和柳如是隐居在白茆塘畔的红豆山庄,诗歌唱和,给白茆山歌更是增添了一分古俗风雅的色彩。

    白茆山歌是吴歌的杰出代表,山歌的历史都记录在内。漫步其中,白茆山歌内容丰富,具有浓郁亲切的江南气息,它像一股柔美的波纹,一点一点地触动着我沉静的内心。

    走过堂前,白茆山歌馆深处的花园是一片古典画里的神仙景致,小桥流水映着白墙黛瓦,佳人走过便定格了一副江南园林画。

    轻扣柴扉,静谧温和的午后时光,而后是淳朴简约的自在意境,旅途中的文化熏陶总是让人更加印象深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散文丨红豆山庄风情犹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yt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