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行李箱中的鸡鸭鱼,并不只是鸡鸭鱼

行李箱中的鸡鸭鱼,并不只是鸡鸭鱼

作者: 米饭和鱼 | 来源:发表于2017-03-01 15:11 被阅读11次

    午饭吃了同事从家里带的腊肠,一直在北方生活,脑子里的腊肠都是在超市里一串一串的咸味,还是第一次吃到家常的味道,想来春节过后已经很多天了,她的腊肠还有很多呢吧。

    从家里带来的味道,真真是不一样的。


    之前出门的时候,母亲总会要给我带很多东西,吃的从肉类到水果;用的从卷纸到洗衣粉,家里有的都不肯放过。我还记得自己当时抵抗的心态,感觉是如此的没有必要,会用决绝的口气一 一否定。

    有时候母亲问的多了,我就会说:太沉了,而且随处都买的到。

    可不是,随处都买的到。兜里有个三五百块钱,就可以解决一皮箱的东西。

    而后来渐渐明白,我知道这个道理,父母又怎会不知道呢。

    于我而言,看到的是皮箱里的瓶瓶罐罐,是行李本身,是带着的拖累和麻烦;而于父母而言,他们看到的是我的出行,这是他们所能做的,是惦念的自然举动。

    往深了说,是对子女情感诉求的一种体现,心理上也会有很大的安慰。

    记得春节过后网上有很多关于子女们离家返回工作岗位,父母们都准备了各种东西的新闻和话题,看到一张图片,私家车的后备箱被家禽撑得关不上。

    聊天的时候,隔壁室友说,我姥想让我煮50个鸡蛋带来;同学说,每次出门我妈都让我装好多苹果,不带就偷偷塞。

    ......

    这已然是身边的一种普遍现象,乍谈起来有些搞笑,而深思起来,着实让人心酸。

    外出的子女们一年只能回家几次,父母们电话里总是嘱咐不用惦记家里,能予以寄托的,也就是离家时候那用心准备的行囊吧。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向大城市生活与工作,父母们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很多人的爱以一种看似简单、实则压抑的方式表达着,就像是那鼓鼓的包裹,本来是给孩子带的东西,是他们的付出,而也成为了他们感情需求的回报。

    试想如果子女们一样都不带,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父母们会有怎样的失望与落寞。

    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有诗和远方,这是值得称赞的。

    但这并不能在所有的父母中产生共鸣,不同年代的熏陶,他们有着属于自己对爱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差别化,也从未妨碍他们去体谅我们。

    过年的时候家里聚餐,一位长辈的孩子没有回家,长辈说孩子在南方成了亲,和他的妻子在一个小教堂中举办了简单的婚礼,也不用他们老两口过去。在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了对孩子独立行为的一种尊重,还有一种作为母亲,过年没见到儿子的复杂心情。

    有时候,我们会以“报喜不报忧”的心态来对自己的“责任心”进行自我安慰,而细想来,父母又何尝报过忧。他们向我们传达的一些焦虑和担心,又有哪一项与我们没有关系。

    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是无法完全消灭的,尤其在我们这样的生活环境:一面是猎奇和自我意识的追求;一面是则传统和忘我的付出。如何在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情况来处理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很值得去思考和实践的。

    与亲近的人相处,更需要同理心。

    电视剧《长大》中,富家女白晓菁在与父亲经历了很多事情的磨合后,在天台上望着远方说:我们的家长就是这样,总是以他们认为好的方式来爱我们。不过有一天,我们也会变成这样,这就是长大的代价。

    大学室友和我说,在她成为母亲之后,便想着自己什么都会该多好,这样就能教自己姑娘了。

    付出,是父母们的本能,只不过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需要的同理心,不应该是“为什么他们不能站在我的角度为我好”这样,而应该是“如果我是他们,面对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如果说努力赚钱回报出的是力,那么让爱自己的人真正的开心和幸福,才是走心。

    那么,当你满向光明的走向远方,多用些时间和家人联系吧。

    对他们的嘘寒问暖再耐心一些,

    没事聊聊工作生活上的琐事,

    他们不懂没关系,

    慢慢说就好。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吃了什么,遇到了什么事,他们记得也不会那么清楚。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说的时候你在听,他们想听得时候,你愿意去说。

    言行可见态度,

    小事可见温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李箱中的鸡鸭鱼,并不只是鸡鸭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xzq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