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期,逐渐深化的社会矛盾向诗人们展示了严峻的现实和民生问题,而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给了诗人们创作和锤炼的先期条件。
1、大历诗风。
大历(766~779),唐代宗李豫时期,李白、杜甫、王维、高适等诗人相继辞世,此时活跃在诗坛的,大多是一些地位较高,虽经历过开元盛世和天宝之乱,但对时代转折和文人使命缺乏认识的诗人。他们既没有李白的磅礴大气,也没有杜甫的写实和深广,大多表现出淡泊宁静的志趣和孤寂冷落的心境,骨力顿衰。
大历十大才子是当时活跃在长安、洛阳一带的十位诗人,分别是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hong)、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wei)、夏侯审。
他们熟悉诗律,擅长五言近体诗,内容多为投赠、应酬、送别、写景之作,表现出回避现实矛盾、偏重形式美的倾向。他们对于诗律和诗境的精美化有所贡献,但眼界胸襟气魄,较盛唐相去甚远。
除了十才子,当时活跃诗坛的,还有长期在江南任职的地方官诗人群,他们的作品以描写山水风景为主,展示出清雅闲淡的艺术特色。韦应物、刘长卿为其中代表。
韦应物(737~791),京兆万年人(今西安),出身关中望族,父祖以画艺驰名。少年时以三卫郎职位随侍玄宗,安史之乱时流落失职,始折节读书。764年授洛阳丞,后任滁州、江州、苏州刺史。
其早年诗歌不乏昂扬意气,刚健明朗,带盛唐余韵。但去职洛阳丞后,其作品充满对政治的灰心和失望,加之佛道思想的影响,作品大多淡泊脱俗、清闲淡雅。
韦应物诗在意境上追求恬淡澄明、自然秀丽,意脉上追求连贯流畅,遣词造句上注意锤炼推敲,结合了陶渊明与二谢之长而自成一格。他的诗作与王维接近,但他意在脱俗的清俊,不同于王维出自禅理的空灵。
刘长卿(726~?)早年家贫,隐居嵩山读书,天宝十一年进士,先后两次被贬,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逆境中度过,所以作品中冷落寂寥之外,又多了一些惆怅悲凉。
这一时期,李益以边塞诗创作享誉当时。
李益(748~829?),大历四年(769)进士,从军十八载,半数在兵间,晚年任礼部尚书。
盐州(五原)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重镇,作者用明丽的色彩描写饮马泉的景色,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喜悦和对边防将士的崇敬,情思悠扬。全诗基调积极,却在结尾流露出悲凉,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大历年间压抑悲凉的时代风貌的影响。
2、贞元、元和诗风
贞元(785~805)年间是唐诗创作的低潮,并没有太多名人名作。它的作用主要是过渡,元和时期的诗歌高潮,多流派的百家争鸣,在这一时期作品中也可找到端倪。
元和(806~820)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这一时期,唐朝出现了短暂的统一,被称为“元和中兴”。
在这个安史之乱以来惊鸿一瞥的“盛世”,许多文人士子抖擞精神,欲有所作为。诗坛乃至文坛,受社会氛围影响,许多作家对大历、贞元诗风不满,开始探索各自的创作新路,其表现主要有三种:
首先是诗歌审美观念发生变化,走向了新奇和通俗两个方向。
其次是诗歌主张,分别是“为时、为事”和主观抒情。
最后是诗歌技法上,力求有所突破,或通过改造乐府加以创制,或打破诗歌固有结构方式,借鉴散文等章法结构和内容对诗歌加以改造。
元和时期的诗坛,取得了重要成果,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在当时如日月同辉,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将这一时期与南朝宋元嘉、北宋元祐并称为诗坛“三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