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乡村诊所

乡村诊所

作者: 书生已老 | 来源:发表于2023-12-21 11:56 被阅读0次

以前的卫生室,现在叫诊所。卢医生在里面坐诊看病,大家就叫它为“卢医生的诊所”。因为村里还有朱医生的诊所,陈医生的诊所,添了姓氏便于区分。这些年推行合作医疗,像今年,每个村民交出280元钱,生病住院,就可享受新农合各项政策优惠。如果村民患的是感冒了,发热了,周身疼痛不舒服了,拉肚子了,消化不良了,找卢医生,开点药或是打针小针问题就解决了。

有天夜里,我有事外出,从诊所旁边路过,凌晨了,还看见卢医生诊所的病床上睡着人打吊针。农活繁忙,春播、秋收、冬藏,干不完。近年,许多人家的田地改为种植蔬菜,翻地、整墒、移栽、施肥、喷药,收获、上市,工序更多,菜农们忙得连轴转。张家的媳妇生了病,白天忍耐着,和丈夫一块下地干活。晚上回来,连饭也不吃,或是吃不下去,赶紧来到诊所打吊针,治病休息两不误。

诊所有两个时段,卢医生最忙。一个是早上,另一个是晚上,中午看医生的人少些,这是农事规律决定了的。早上打打针,吃吃药,病情减轻下来,下午可以到地里干活,或是到工地上卖工。晚上不用说,一天之余,干完农活回家,没有后顾之忧,来诊所里请医生治病。

治病,还要防疫,保村民身体健康。逢每月二号,前一天晚上,大喇叭就会反复通知,明早打小孩子的预防针。听到医生的通知,在县城上班的年轻妈妈请假不去了,下地的也不去了。到时候,有的骑着三轮车,有的骑着电动车,有的开着小轿车带宝宝来诊所注射。诊所门前排起长长的车队、人队。绝大多数是妈妈带着孩子来,也有少部分是婆婆媳妇一块来。

这些年,国家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诊所医生承担的任务也重起来。村里有多少“三高”患者,诊所要调查,要统计,要上报,要列出表来,张贴在墙壁上,医生随时指导用药。

走进诊所,抬起来,看看表,忽然发现,某某她妈血糖高,某某他爹血压高。还有某某,年纪轻轻就血脂高。感叹一声,现在这个病啊,太多了。问卢医生:“这是因为哪样?”卢医生说:“生活方式不良引起的。”接着他开始进行健康宣传教育,说:“按照规定,一个人一天只能吃五克盐,一小啤酒盖盐就可以了。可许多人早餐吃碗米线,也要放两啤酒盖盐进去。结果肾脏有病、心率衰竭、血压高。一个人一天吃肉量以100克为好。100克肉是多少?三调羹左右;最佳体重是用你的身高减去100,剩下来的高度,一厘米1000千克。比如说,你的身高是1.6米,体重60千克就好了,多了就是超重。饮食不注意,就会患病。这个村子,总共两千多人,“三高”患者几百,还有一些潜在的。怎么办?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外面墙上写着宣传标语:管住你的嘴,迈动你的退,合理膳食,心理平衡。谁做到这四点,谁就少找医生的麻烦。”

过些日子,诊所的医生会发布通知,医院来搞体检。60岁上的老人拿着身份证来,医生为你免费测血压、血糖、血脂。于是男男女女的老爷爷、老奶奶,拄着拐杖前来享受医疗服务。这件事很好,但知情人却说,你自己是不出钱,新农合却要为你买单,只是换个人出钱罢了,没有免费的午餐。但通过正规医院下来的义诊的服务,不搭配推销药物。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也有一些身份不明的医生,他们来到诊所,打着上面批准的牌子,宣传一下测血压。去10个中老年人给他们测血压,八九个不符合指标。接着就要求你买他的丹七片,一个疗程470元钱,至少要买两个疗程。人有一种天性,不愿意让他人左右自己。但在医生面前,另当别论。既然医生这样说,买就买。花些钱把药买了抱回去,一个疗程服完,说有多少效果,不明显;说没有效果,好像有一点。

卖丹七片的医生又来了,你把服药后的情况告诉他,他做你的思想工作,这就是药效,要坚持,继续买他的药,再服两个疗程……怎么办?

过去诊所叫卫生室,开办在村委会小楼上,一个男医生,一个女医生,也不穿白大褂,用西医给人治病。大楼上有两个老中医,一个姓张,一个姓叶,张医生鼻梁上架着副老花镜,叶医生尚年轻,目光炯炯。他们自己上山采药,自己炮制,甚至还炼蜜为丸,或是做些散剂、膏丹之类,给村民治病。他们统称为赤脚医生,那时候我还在县城上着高中。说是赤脚医生,但却个个穿着鞋子,好笑。到要毕业的最后一个学期,学工学农学医,学校分班,我分在“红医班”。老师请县医院的方医生来上了三四周的医学课,我就被分派回乡村卫生室来,跟着村里的两个医生实习。

男医生岁数有些大了,姓陈,不识字,我来实习就负责帮他写处方。卫生室主要治的是感冒、发热、肚子疼、痢疾。药物也很少,头痛粉、阿司匹林、痢特灵、氨基比林、盐酸阿托品。前两样药用来治疗感冒,后一种是用来治疗肚痛。男医生告诉我几句顺口溜:头疼发烧,头痛粉一包,吃了不好,再来瞧瞧。我写处方,就那么几个字,简单的事情。处方一开,药片包了递给患者,接诊下一个病人。若是患者提出要打针,照章办事,打开针水瓶,吸入注射器,分分钟就完成了。

有一天,来了个患者,是王家从东山娶来的新娘子。陈医生让我练练,给她肌肉臀部注射。患者很紧张,我虽然学过注射,但有些慌乱。针扎下去,弯了,吓得我一身冷汗。陈医生走过来说:“会的,会出现这种情况。她紧张,肌肉收缩,针扎不进去……”从那以后,我再没给人扎过针了。

相关文章

  • 乡村诊所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在乡村同样如此。 在乡村那里的人某些小感冒什么的,很多人人不怎么去医院,忍...

  • 在乡村小诊所

    一间小小的诊所 掩映在乡村的众房舍 这边袅袅炊烟 那边人满为患 清风不起 灯笼火红 一间小房子 好多人聚集 从黄发...

  • 乡村全科助理医师

    相信通过乡村全科执业助理的医师们,大多都会有开个诊所的想法,那么乡村医生们需要怎么做才能开办一个诊所呢?阿虎医考的...

  • 好猎手,不会同时去追两只野兔

    我的一个同学,三十来岁,是一位乡村医生,在老家开了一个小诊所。 诊所虽小,看病的人却很多,因为朋友的药便宜。三天的...

  • 好猎手,不会同时去追两只野兔

    我的一个同学,三十来岁,是一位乡村医生,在老家开了一个小诊所。 诊所虽小,看病的人却很多,因为朋友的药便宜。三天的...

  • 诊所

    平安诊所四张床, 三代祖孙配液忙。 连日高烧愁解药, 阿奇三次保安康?

  • 诊所

    1 那个牌子总是在胡同口立着,一到晚上就像抽了大烟一样闪个不停,红色的灯光其实都是很小的灯泡挤成的,靠近了看,...

  • 诊所

    诊所不大不小,也只有一间外屋加里屋,里屋里摆着5张床,每张床上都躺着或半依着打吊瓶的病人。大家都或躺着看手机,或看...

  • 诊所

    胖子今天起得很晚,惺忪的眼角挂着困倦的泪。昨晚熬夜了,也不能这样说,毕竟一段时间一直都是这样的,白天不起,晚上不睡...

  • 可怜的人

    生活中有很多缺爱的人,比如有一位老人由于外出喝凉气而“中风”面瘫了,她情愿每天去乡村诊所那里每天打吊瓶,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乡村诊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ax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