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遗憾,纯文本占据了阅读的绝大部分,当剧本止步于初高中规定的《哈姆雷特》《雷雨》时,我开始对这种当开头就坦诚,开诚布公点名道姓的行为感到不适,艺术的神秘性在哪里?人物众多,身份混乱,名字又多拗口生僻。剧本本身又通篇如河流,语言之溪灌布全书。单这一点,我心中又升起敬畏。因为着手实操过,并不像是随意评论的外行,自知人物对话描写基于作者本身的情感多元分裂,只有情感足够丰富的写手才能描绘出贴合情节、符合人物的对话,否则只是自说自话。相比于最近在看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钢琴教师》不断放大叙述时间,放缓叙述场景的心理。细节描写,《同甘共苦》的剧情随人物行动的强有力执行而快速演变。孟下乡检查,遇见了前妻,两人都已有自己的生活,并无嫌隙,此事被“梁上君”(既是君,表面之君子象,又是强盗,梁上扮丑的角色)发现,新生妙计,让众人照相,故意截取孟和前妻的部分,以此作为凭据给一直求而不得的美护士华云看,华云慌了手脚,听得小人谗言,又因为自己的信件从未被孟回复,感到被冷落,偏信这个“梁上君子”的计谋,步步陷入设好的圈套。当孟回到家,请求沟通和解时,华云内心焦躁,拒绝和解,一味只求离婚,自己带着小华在组织安排下前往南方。(心中容不下其他)诡计多端的梁仍然贼心不改,直接强逼华云成为自己的爱人,但没想到女子有这样的勇气,当着艺术家的面当面打了他的巴掌,他也不知廉耻地羞辱华云。最后在委员长的劝慰下,华云承认了自己的过错,并且决定当下就立刻自己前去乡下看一看孟的真实生活。(孟本人也郁闷不堪,华云要求脱离,他也有过和前妻复合的念头,不过理解他的前妻拒绝了),结局是中国式团圆的美好结局,孟抱起华云热切的狂吻。原著中描写的更像是夸张的喜剧情节,给大家放一个激情原文。
(happy end)小说中的主人公数词把生活比喻是河海。1,华云对于梁的求爱,生成自己这清澈的河中,不允许丢下一颗小石子,惊起一片波澜。2,孟对于自己事业上的不顺与爱情中的挫败都无比懊丧,说自己即使在生活的海洋中不动,也会在浪涛中被拉扯。3,还是孟最后的所感悟,生活是海洋,风浪不会停止,爱情生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孟和华云在这漫长的夫妻之路上还需要共同面对风风雨雨。文章中孟的价值观,我居然觉得放在当下的21世纪,我们z世代的年轻人看来也毫不过时,大概就是夫妻、爱情都是在本身粗粝、琐碎的生活本身培养出来的,尽管“媒妁之言下革命者无私奉献的媳妇”这样的例子有些跟不上时代,但故事内容本身的营养和跳脱了情节的活灵活现的人物都是时代的浪涛留下的珠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