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二代宣称自己的成功是因为自己的努力,穷二代宣称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社会阶层的固化,谁对?实际上,这两种言论一直大有市场,正反双方纠缠不休。
这是因为,人们喜欢寻找一个单一的、终极的原因来解释问题,这样比较简单。所以,有的人宣称“在这个阶层越来越固化的世界我们不坠落就不错了”,而有些人相信“那些失败者和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仅仅是因为不努力”。
然而现实是复杂的。成就,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你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这里主要指你的先赋地位——即你的家庭出身。
先赋地位,和自致地位相对,后者指你通过个人的努力或天赋获得的地位,前者指你家庭出身赋予你的地位——王子在长大后可能是国王,而工人的儿子很大几率仍然处于工人这个阶层。我们突破阶层限制的能力往往被高估了,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社会地位和父母差异不大。但和古代相比,科举制的精神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让现代人提升自己阶层的机会大大增多了。
但成功者往往相信自己的成就取决于自己的技能和努力,潦倒者往往抱怨社会的不公。这种偏差,被心理学家称为自利归因。即我们将成功的原因归于内部(智力、努力和人格),将失败的原因归于外界(阶级固化、队友不给力等)。这样能提高人的自尊。
而心理学家发现,新手比老手在面临成败时更可能做自利归因。而经验丰富的人却可能知道,失败可能是他的错,而成功不一定是他的功劳。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受维持自尊的动机驱动。如果我们相信失败是因为自己内在的原因(愚蠢、懒惰)而相信成功是外在的原因的话,我们的自尊会受到威胁。而低自尊会带来很多问题,比如说不敢提要求、公开场合不敢发表看法、你的对象常常被评价为“配不上你”——因为你的低自尊让你相信这样的配偶已经和自己很般配了。
在这里我要纠正一些成功人士和失败者的自利归因,让社会阶层高的人明白,他们的出身给了他们多大的优势。同时让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明白,只要你努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你的出身给你带来了什么?
有个网友,是个高干子弟,他跟我说:”很多人,不努力,成天只知道抱怨阶层固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活该一直停留在社会的底层“。确实,据我认识的人来看 ,富二代官二代往往确实往往更努力的学习,对事业(职业)更为投入。
而很多社会底层的人,空闲时间被手机娱乐视频、电视剧和游戏占据。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观察结果,在很多年前美国社会学家就发现,富人其实很少看电视。在那时候手机的功能和地位可没有现在这么显赫,电视是很主要的业余娱乐方式。
但是,歧视不努力的穷人的富二代们却不知道,我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不仅仅只让我们获得了不同的资源,同时也改造了我们的心灵,它很大程度的决定了我们想要什么(而不仅仅是获得什么)。
讲个故事,有个朋友,职高毕业,十七岁开始断断续续地打工,有一天他跟我反映,二十岁了还没有过女朋友,这让他很焦虑,怀疑自己的价值。我说,这不很正常吗,你才二十岁,这么年轻,现在在的精力应该用在事业上。他不置可否。
过了一阵,我开始阅读乔恩•威特写的《社会学的邀请》,读到最后我突然明悟了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自以为我们的思想是自由的,但它其实是被我们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塑造的。我同时也理解了我那位朋友。
他的思想被他所处的地位所决定。实际上,他和那些“过早”结婚的农村孩子没什么区别。我以前也和大多数人一样,不解和嘲笑那些在农村十五六岁结婚的“孩子”们,我们觉得“太早”,但这个判断却是默认我们(中国城市人口)的标准是正常的、道德的。但是,他们面临与我们不同的问题,经济落后的地方普遍结婚生育较早,而这不是无缘无故的,也没有什么会是无缘无故的。对他们来说这种生活习惯是有经济基础的。对我们来说十八九岁的大学年华青春生活应该活的自由些,但对他们来说这个年龄段与三十岁的状况没什么不同——都是劳动、种地。我们凭什么要求别人使用我们的生活习惯。凭什么要求他们无缘无故的克制自己到二十来岁结婚?而我的那位朋友,在职高和工厂的环境下,我们凭什么要求他无视班上大多数有魅力的男女都已经有对象的事实呢?
同样,那些社会底层的人,从小就接受更少的期望——富人的孩子被爸爸要求以后必须要事业有成做个和他一样的富人,而维修工的爸爸往往并不期待或者说并不相信孩子将来能使自己的阶层超过其父,所以他们被富二代说“没有志气”;那些社会底层的人,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放手一搏——对他们来说失败的成本太大了,他们不敢向银行借债创业,因为他们知道如果自己失败将可能一辈子背上沉重的债务,没人能做坚实的后盾,所以那些富二代说他们“没有拼搏精神“;等他们努力学习知识,放手创业,却因为没有足够的社会资本和信息来源而失败时,富二代说他们”能力低下“......不过,那些富二代之所以敢于拼搏、志向远大、能力强,还不是社会化的结果吗?他们没有资格嘲笑那些社会底层的人。而穷人,有资格抱怨阶级固化吗?
穷人该怎么办
当然,虽然我说明了社会结构中所处位置给穷人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并不是为穷人的不努力而开脱。是什么不等于应该是什么,即使很多穷人的孩子往往由于各种原因胆怯、懒惰、缺乏志气,但这不应成为他们胆怯和懒惰的原因。
总有那么一些人的意志,脱离了社会结构的桎梏。他们是一群非典型的人。或许我们都见过这种人,当我们放学后在宿舍里打游戏追连续剧的时候,他们在学习投资知识;当我们下班后为吃什么而心烦意乱时,他们在学习C+。
他们不累吗?有时候我们会有这样的想法。身体上,他们也累,但他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脱颖而出。先赋地位是改变不了的,但和古代相比,我们提升自己阶层的可能性已经加大很多了。
他们或许会失败,你们摇头、嘲笑,但请不要忘记,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而你们,畏惧失败,连向上爬的勇气都没有。
而什么样的努力是值当的,该如何努力,就要靠你们自己去明悟了。
地位差异(或/和 阶级)的存在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事实,它不仅仅决定我们拥有什么,还决定我们的行为模式、欲望和身份认同。这里推荐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政治心理science”,该公众号致力于探究微观(人际)权力运作和宏观(国内、国际)阶级秩序,理论结合实践,帮助大家洞察人心、获得权力、提升位置。
原创于微信公众号:政治心理science(xinlixuezhiKX666)。作者个人微信号:XBJ11031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