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45704/a9d8b7eeed25f76b.jpg)
作者达娜萨斯金德。书不是很厚,看起来也不晦涩,不过要是想再快速的了解这本书,可以略过作者发起的“3000万词汇倡议”项目的原因,这里有几个小故事,还有项目支持体系、科学研究成果,以及结论发现的过程。还有本书后面三分之一的篇幅也可以略读。详细又详细的讲了“3T”原则在各个层面怎么去运用,理解了就不用精读。
全文精华主要是两部分,一是为什么父母的语言很重要,二是怎么加强父母的语言。
第一部分呢,主要还是两个科学家团队的研究成果的集合。一是贝蒂哈特和托德里斯利的研究,显示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在词汇量上,还表现在对孩子的听说读写、计算能力、思维的养成等上面。比如性别定式、错误归因的语音对女孩的限制,“女孩成功因为努力,失败因为天生;男孩成功因为天赋,失败因为不够努力”,就是点点滴滴父母和社会对女孩子数学能力的偏见转变成了缺乏鼓励和女孩子模糊的沮丧感。二是卡罗尔德韦克的成长性思维模式的研究,“努力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因素,而缺乏能力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放弃才是”,所以要注意称赞的方式。
这部分里面还引用了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结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詹姆斯赫克曼的“儿童一岁过程中所投入的每一美元社会都将获得七八美元的回报”,正好引出了文末最后的结论,“儿童是未被开发资源之最,父母的语言是第二大资源。”还有斯坦福心理学家米歇尔的棉花糖实验,讲延迟满足。还有语言里的“命令型”和“建设提示型”对孩子的影响。
这几个结论多少都听过,我觉得一个很有收获的是“自我对话”的重要性,这是孩子自我调控时的主要心理工具,是与自己的对话,预示着社交技能的进步和行为问题的减少。好像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想象中的好朋友,没有明确的性别、姓名,有时候会起一个,但是随着长大会变,然后心情不一样了,也总是会变化着性格,最大的特点是永远有耐心、永远有时间。
第二部分呢,核心就是三个关键词,所谓的3T。tune in 共情关注;talk more充分关注;take turns轮流谈话。这个基本都能理解,关键是应用。
如果还是不想看完全书,那么摘要一段最核心的内容“因为父母语言的神奇作用远不只简单的词汇导入,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挥,以及我们约束自身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我们的毅力和道德品质也会受到影响。同时父母语言也是决定特定神经元回路的优势和持续性以及修剪其他神经元回路的必要刺激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