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考试了。四月一号,本学期的第一场。也可能是从小学到现在的第八千一百零四场考试。
上大学以后什么都变,连考试之前的心情都变。从小到大除了小学一到三年级不好好学习,考试之前可能忐忑,之后的日子都是恨不得快点考快点出成绩快点夸奖我。说是可能忐忑是因为真的没有什么记忆,关于考试的记忆都是在我妈一顿打手心、成绩好起来之后才豁然开朗起来。我觉得这和人趋利避害强迫自己忘掉不好的事情的心理有关。觉得自己有点小狡猾。
大学呢,大一上是我和我沆瀣一气同流合污的舍友们津津乐道还有点引以为傲的考试经历。虽然在别人看来我们这种学渣低分飘过不以为耻反而到处宣传自我安慰的心理简直不可思议,尤其是在学霸遍地走的医学院校。
不过对我们来说这的的确确是好事。比如上学期末,当九门专业课和我导师给我的18天小实验压缩在一个月涌向我时,在大学第二次崩溃大哭之后,我自己和我舍友都用一个理由来开导我——大一什么都没听考试前两天还集体弃疗躺在床上玩儿手机不是照样60飘过么。何况从大一以后我们可是几乎不逃课小分队,嗯,我是队长。
事实证明,大学培养了我快速自学、稳准狠找重点、机械性背诵的能力。当得知仅用两天学完的统计考了85.6分时,我几乎以为自己是个天才,尤其是这个成绩在班里可以挺进前5。
但是总是觉得怪怪的,这种临时抱佛脚60分就是和谐社会普天同庆的状态虽然非常符合网络段子中的大学生考试形象,但是好像和之前我别人家乖巧孩子的形象有点偏差。说是偏差还有点自我褒奖的意思,其实就是不上进。
我也曾痛定思痛,在宿舍关灯后幽暗的小空间里自我反思。当然不止这些,还有人家都去兼职啦我没有,人家都自己旅行啦我没有,人家都换三个男朋友啦我没有,人家志愿服务都走出北京直奔蒙古啦我没有…最拿得出手的一次还是国家图书馆。舍友一开始还能好好安慰我开导我像贴心姐姐一样给予我温暖,但是在我几次三番唉声叹气之后,就开始戳我痛处以毒攻毒,美其名曰代表月亮消灭我这种“矫情大怪”,替世界肃清康庄大道。
好了,回归考试,伤心事下次再说。
不过回归正题也是伤心事,因为还有两天又要考试。考一场什么都不会的试无异于把大脑和心脏放在铁板上正面煎完反面煎,可能加错了盐或者半生不熟,最糟糕的情况就是一塌糊涂回归垃圾桶,好一点就还能下咽,最棒的状态就是该七分熟七分熟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可惜难得。
我不认为现在这种考试状态是一件绝对的坏事,但也可能是我还没有计算绩点,没有死到临头叫天天不应的悔过之心。
重要的是,该玩儿的时候都玩儿了,该过的考试都过了。这就是现在的我挺满意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