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钟前,我刚刚写完了手头一篇文案的初稿,产品是贵州旅行,切入点是金莎。
这时有人也许会问,金莎和贵州旅行,八竿子打不到一起,你写个啥子?
对于这个问题,我也想问,但问题是,截稿时间在即,我又实在找不到完美的素材,于是只能死马当活马医,当做废稿来练手了。
这篇文案的逻辑是这样的:从伊能静教金莎怎么回异性信息,到金莎的爱情不愿将就,再到面对俗世的各种声音,她选择的排解方式,就是旅行。
这样的逻辑虽然有些生拉硬扯,但好歹也是能够勉强接上了。
然而,在搜集金莎素材的时候,我却被这个天真可爱的“阿姨”圈粉了。
别误会,纵使金莎年纪到了,但冻龄的长相,还不至于被我叫“阿姨”,这个可是她自己在社交平台上的自称。
关于这个称呼,我还是在一次写金莎的微头条时,被金莎的粉丝们普及的知识点。
但看过她早年的微博,你会发现即便在10年前,当她跨入30岁的门槛时,她依旧没有在爱情和现实中妥协。
即便身边的朋友一直给她介绍异性,却总被她以没感觉而逐渐疏远。
以至于后来她自己都感慨,微信里有1000多个人,但每天聊天的异性,却一个也没有。
对待爱情,她更渴望的是那个与自己相契合,让自己有恋爱感觉的那个人。
试问,对爱情的期待,或许20岁可以有,但能将这份感觉持续到20、40岁的人,的确不多。
世人大多在婚姻面前,选择妥协现实,不是选择那个最爱的人,而是选择了那个最适合的人。
然而适合不适合,又有谁能真正说清楚呢?
毕竟,爱情,是需要用一生去检验的事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