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兰芳 语文建设杂志 2023-02-22 17:28 发表于北京
(本文约5492字,阅读大约需要16分钟)
【摘 要】历史文化情境介入阅读教学,不仅是发挥教科书选文“个文本”所独具的文本价值的需要,也是纠正当前阅读教学中因综合性活动而远离文本内核的不良风气之必需。本文结合《登泰山记》这一经典文本的多个情境创设教学案例,探寻历史文化情境介入策略,“个文本”核心价值与阅读主体实际契合的情境创设策略,从“个文本”到“互文本”支持的任务分解策略。
【关键词】《登泰山记》;阅读教学;学习情境;历史文化情境
《登泰山记》
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选入的文章,无论是古代诗文,还是现当代文本,不仅语言精练、意境优美、思想深远、内容丰富,而且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文化、政治、社会、军事等背景。这些运用语言文字精心构筑出的特定时空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意、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情境。
阅读是学习语言文字作品,需要“披文以入情”,即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进入作品的情境,体验感悟,领会和理解作品的情、意、理。因此,每篇作品的历史文化情境也是不能忽略的学习情境。
那么,每一“个文本”所独具的历史文化情境能否进入学习情境?从阅读教学来说,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追求的是“在场”的阅读活动,创设恰切的学习情境,可以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真实可靠的抓手。如果教师能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储备,精心选择或创设学生相对比较熟悉又与作品内容契合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真实可感的情境中学习,那就缩短了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使其沉浸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增进对作品的理解,将学到的新知识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本文以统编高中教材必修上册的清代小品文《登泰山记》为例,对阅读教学中历史文化情境的介入策略展开探讨。
一、与文本内核相关联
作品的历史文化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有的因时空关系相对比较陌生,有的因文本内涵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因此,《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创设综合性学习情境,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真实、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1]课程标准希望通过在综合性学习情境中进行真实而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标意识、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还让他们能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
然而,当前阅读教学中的学习情境创设因综合性活动而远离文本内核,完全忽略了“个文本”的历史文化情境。
关于《登泰山记》这一经典文本的教学案例可谓多不胜数。就近年所能查到的《登泰山记》学习任务情境设计来看,几乎都离不开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游览泰山导游设计或泰山宣传片拍摄建议。
请看《登泰山记》教学案例(一)的任务情境创设:
旅途中,山光水色,美不胜收;人文风物,丰富灿烂。然而缺少导游的解说,我们常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歌德曾说过,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导游之功在于“导”。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登泰山记》,让我们依据课文内容来做一次导游。
任务1. 设计旅游线路:东谷登山,西谷登山。
任务2. 安排游程:根据课文内容,为游客安排好冬季二日游具体游程。
任务3. 重点景观介绍:根据课文内容,向游客介绍泰山的重点景观。要求解说得诗情画意,让游客陶醉,流连忘返。
任务4. 撰写泰山的解说词: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段介绍泰山的文字,为泰山作广告,激发游客的兴趣。
再看《登泰山记》教学案例(二)的任务情境创设:
中央电视台《跟着书本去旅行》栏目组准备根据姚鼐的《登泰山记》拍摄一期体验式文化教育节目。如果你是摄制组的成员,请你给导演提供一些拍摄建议。
任务1. 根据文本内容设计拍摄路线;
任务2. 根据文本内容选择拍摄场景;
任务3. 根据文本内容设计人物活动;
…………
上述案例中的所谓学习情境不过是个幌子,无法成为文本解读的助推器。它们不过是把姚鼐的《登泰山记》当作旅游景点的小册子或电视宣传片的脚本,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热闹有余,深入不足,学习活动大多游离于文本表面,即使是解读文本,分析语言,也是脱离文本内核的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至于探讨泰山的文化地位,分析桐城派的创作风格,都成了远离文本内核的表面工作。
作者姚鼐借跨年冒风雪观日出,彰显景观特色,抒发登山心情,砥砺来此意涵,融生命情怀于瞬息万变之景物,表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之风范。这篇小品文既印证了桐城理论,又在实践方式上不同于以往作品,并在辞章与生命意象上多有展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登泰山记》自带的历史文化情境是进入这篇经典文本的钥匙。唯有通过文字进入姚鼐所经历的那个跨年夜,进入姚鼐与友人冒雪登临泰山的特定时空,方能体会其要表现的生命情怀。如果脱离了《登泰山记》这一“个文本”的历史文化情境,就无法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去领会和理解作品的情、意、理。
二、与阅读主体相契合
阅读的主体是学生,阅读的对象是文本。从一般的教学设计来看,其宗旨是要设法满足学生完成阅读的需要,而不是满足教师自己的需要。创设学习情境,首先要充分考虑这一“个文本”的核心要义是什么,学生理解这一“个文本”核心要义的困难在哪里。其次,要考虑当代学生的生活情境。学习情境应紧扣学生生活、实践,是学生可以感知、能够引发思考、产生学习兴趣的“场”。
真实在场的任务情境设计,必须基于这一“个文本”与学生的契合点,在当代学生生活中选择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链接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真实情境下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了文本的核心要义,方能实现阅读教学的价值。
请看《登泰山记》案例(三)的任务情境创设:
百度词条上的《登泰山记》是这样的——
《登泰山记》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泰山观赏日出的经过,描写泰山的雄奇形势,并考察纠正了泰山记载的错误,文字简洁生动,写景尤为出色,是桐城派古文的名篇。学者王克煜将这篇散文和杨朔的《泰山极顶》、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冯骥才的《挑山工》并称为现代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作为百度会员,如果让你来修订百度上的《登泰山记》词条,你会怎样调整与修改呢?
显然,这个课例的任务情境设计契合当下的多媒介信息时代特点,契合当今时代学生的真实生活。互联网时代,学生有问题时多用“百度”搜索解决,百度词条中对《登泰山记》的表述显然问题很大,词条的编写者很不走心,或者说根本没有读懂《登泰山记》。统编高中教材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中指出要“辨识媒介信息”,明确:“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时也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因此,有辨识信息的自觉与能力,能够分辨各种媒介信息的真伪,就成了当代人必须具备的媒介素养。”[2]而要完成上述案例设计的情境任务,必须指向《登泰山记》的文本价值,比如作品的时代、作品的内容、泰山之景的特点及作品的核心要义等。
《登泰山记》阅读难度不大,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读懂文章,整理文言知识。语句理解、文言语法等,依据学生既有的文言基础,不需要作为重点来学习。作者有意植入的关于泰山地理考据的内容,依据学情也可以简单带过。开头一段横空而来,总览泰山全貌,并为下文埋下伏笔,章法有趣,但限于时间和学情,设计时不妨割爱。至于姚鼐辞官、除夕访友的动机和原因,虽然与本文有关联,但是不适合作为教学目标,只能作为辅助理解的支撑。需要注意的是,该文作为一篇文言游记,还是存在语言上的障碍,学生也未必有兴趣。“修订百度上的《登泰山记》词条”这一情境任务的创设,恰恰契合当今时代下的阅读主体,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表面上看是修改百度词条,实质上是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鉴赏,领略文字描写的美好景色,学习写景手法,培养审美情趣;通过深度研读,探究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探究作者含而不露的性情。
阅读并非只是以理解为宗旨,而是在此基础上增长见识、培养能力,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或情感的体验。这是一个认识的过程,是任何人无法替代的。文本的核心要义与阅读主体的契合点找准了,阅读教学就成为对阅读主体的唤醒、塑造,文章的核心要义也就内化为学生精神成长中一种非常本质的东西。
三、从“个文本”拓展到“互文本”
介入历史文化情境,还要注意从“个文本”到“互文本”的拓展延伸。
针对学生的难点提供哪些必要的“支撑”?如何把这些问题恰当地分配到情境下的学习任务中去,形成逻辑严谨的学习任务群?按照这个路径来分析《登泰山记》,教师在创设情境任务时就要考虑:如何通过背景、文论、素材等的介入,分析姚鼐借笔下泰山自然景观展开其生命意象书写的蓝图?如何通过文字的品读,充实文章别开生面的表达细节?……
这既需要对“个文本”进行步步为营的解读,也需要在关节处、阻碍处提供“互文本”的支撑。
且看《登泰山记》案例(三)中所创设的具体的学习任务:
任务1. 关于《登泰山记》的年代归属,该词条的表述明显有问题的是哪一处?请指出并修改。
任务2. 关于《登泰山记》内容的表述,该词条明显有两点不足:其一是对泰山风景特点概括不够准确、完整,其二是对桐城派的考据表述有偏差。请分别指出是哪一处并补充修正。
任务3. 关于《登泰山记》,该词条还缺少了什么重要内容?请小组讨论并补写相关内容。
在修改这一百度词条的学习情境中,师生要共同完成三个学习任务,必须深入文本。三个任务由浅入深:任务1指向作者作品的时代,一目了然,容易完成;任务2指向作品内容的两个方面,只要梳理文本,抓住相关段落语句品读感悟,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3指向作品的主旨思想。表面上看是修正词条,实际上每一个修正任务都分别指向《登泰山记》这一“个文本”的历史文化语境。
学习任务3“关于《登泰山记》,该词条还缺少了什么重要内容”,百度词条中的空白恰恰是《登泰山记》阅读的难点,也是文章的核心要义。《登泰山记》结构有序,景观特色由局部到整体,既具有空间特色,亦富有时间的联结。从人文景观写到自然景观,由文化古迹写到作者融入天地之间,追寻人在万物万象中之定位,蕴含“天人合一”的精神,体现了桐城古文刻意追求人品与作品合一、风格“自然”的特点。作者在情感上作了收敛,以含蓄内敛的方式来处理,而这含蓄内敛恰恰是学生很难领悟到的。
《登泰山记》教学案例(三)为破解这一难点,充分利用与该文相关的历史文化情境,给学生提供了以下“互文本”资料:
乾隆三十九年,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同上泰山,登日观之后,写下这篇游记。(《古文鉴赏辞典》)
乾隆三十八年,清廷开四库全书馆,姚鼐被荐入馆充纂修官。总纂官为纪晓岚。姚鼐虽非翰林,却被刘统勋、朱筠举荐为纂修官。时非翰林为纂修者仅八人,姚鼐属其中之一。乾隆三十九年,《四库全书》完成,姚鼐“以病羸”“养双亲”为由上书致仕,大学士于敏中、动中、梁国治先后动之以高官厚禄,均被坚辞。后姚鼐补述辞官原因:“梦疾还江南”“余病归”“勇以疾归”“鼐以疾还”“鼐以病归”。(《惜抱轩诗文集》)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除夕,登上泰山。随后游灵岩,盘桓数日,作《游灵岩记》。乾隆四十年元月,游完灵岩,返回京师,处理完公私事务,数月后南归故里。(《惜抱轩诗文集》)
纂修《四库全书》者竞尚新奇,厌薄宋元以来儒者,以为空疏,掊击讪笑之,不遗余力。先生(姚鼐)往复辩论,诸公虽无以难,而莫能助也。将归,大兴翁覃溪(翁方纲)学士为叙送之,亦知先生不再出矣。临行乞言,先生曰:诸君皆欲读人未见之书,某则愿读人所常见书耳。(姚莹《从祖惜抱先生行状》)
余驽怯无状,又方以疾退,浮览山川景物以消其沉忧。……之来也,大风雪数日,崖谷皆满。笑日照临,光晖腾映,是楼之名,若独为余今日道也。然则楼之记,非余而孰宜为?乾隆三十八年十月,作楼始成。三十九年十二月,桐城姚鼐记。(《晴雪楼记》)
《岁除日与子颍登日观观日出作歌》(姚鼐,略)
学生通过这些“互文本”资料的阅读、思考、辨析,进一步进入“个文本”的历史文化情境,再去深读《登泰山记》,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生1:姚鼐在职场退休的关键时刻,借登临以抒怀励志,体现了《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生2:表面看《登泰山记》是一篇游记,细品之下,姚鼐在叙事写景中融入自我精神,在丰富的词采中彰显了他对自我生命的升华。
生3:登临是中国文人自我排遣的一种姿势,从登临的时间与登临的路线来看,姚鼐是在这一次的泰山登临中实现了精神上的突围。
阅读教学离不开一定的阅读量。如果一个学期(半年时间)仅读教材上的文章,则难以实现培养目标。拓展阅读资源从哪里来?“互文性”理论认为没有任何一个文本能够离开其他文本而独立存在,此文本与其他文本、现在的文本与过去的文本共同形成一个大的文本网络,文本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不妨根据每一“个文本”的历史文化情境去选择“互文本”,片段、单篇甚或是整本书皆可。
这些“互文本”最好在课上读,带着学习任务读,如此,深化理解才会成为可能。阅读教学不应只是简单阐释这一“个文本”的意义,还须分析和解读由众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互文本组成的文本网络,这或许可以成为阅读“个文本”的一个新角度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42、48.
[2]教育部组织编写. 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71.
(张兰芳:江苏省苏州中学)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3年1月(上半月)]
(微信编辑:寇嘉;校对:张兰)
2023-02-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