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室里的学习成为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尊重, 每个学生都能放心地打开自己的心扉,每个学生的差异都得到关注的学习。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
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 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
假期中漫读《静悄悄的革命》,这些句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提起“革命”,让人联想到的是风起云涌,轰轰烈烈,大动干戈,甚至流血牺牲。但这场革命却是“静悄悄”的。我很喜欢这一“静”字。正所谓“宁静以致远”,每一杯香茗都是杯中物静静沉淀的结果。在书中,“静悄悄”就是指课堂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静下心来,不聒噪,不浮躁,包括学生、老师和家长。每一个人都不必风风火火地干一大堆事,不必竭尽全力去表演,但必须用心,必须关注主体性,关注对话,关注“慎学”。这才是改革的本质,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这样我们可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气定神闲,一切便水到渠成。
读《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之后,学生的“主体性”让我理解更深刻。平日的课堂我们总是强调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但是平心而论“虚假的主体性”也是偶尔存在的课堂弊端。我们总是慨叹在课堂上,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深沉”,越让人看不见课堂的生机。过去我们都认为这是源于年龄越大,孩子越不愿意说话的自然规律,殊不知其实是人为“祸根”,是虚假的主体性所致。我又想起了上公开课,师生总是热衷于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其实大家心中很清楚,这样的课堂是充分“艺术化”的,远远地高于平日课堂,对往后的学习也未见得会有很大的作用。然而一上公开课就“热烈”,已经成为师生们的应激性反应。如果我们日常教学中盲目跟从虚假主体性,甚至沉浸其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思考,也缺乏对自我的发现和有效表达,最终学生迷失了自我,拒绝发言就是他们对此无声的反抗。
《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我看到的 “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为他们的课堂活动做好预见,更倾听他们的语言、行为,并做出合理的应对。真正的好课堂,应该让学生打开心扉,可以自如地游走于其中。在我的班上,一个学生平时说话吐字不清,且很艰难,所以他说话很慢,很少。有次语文课上,当问到为什么“未若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差可拟”更好的时候,他举手说道“因为她听见了春天的声音”。那一刻,我被深深地触动了。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当即点评并表扬了他精彩的发言,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无限的喜悦之情。我很庆幸并且钦佩这个可爱孩子的天真、自信和勇气。我不禁想起我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个上课爱发言的孩子,一次上英语公开课,老师问你喜欢哪个运动员并说明理由,她不假思索地举手了,只说了两句话,“喜欢郭晶晶,因为她很漂亮”。然后她看见老师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很不满意地示意她坐下了。而她属于喜欢讨好别人的孩子,于是从那以后,她再举手发言心存芥蒂,不敢轻易发言,总是怕不够好。所以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老师积极的“应对”对学生来说有多么重要。我也感受到如果每一个孩子都能展现自己的智慧、个性、心灵美,告诉这个世界,我本来就很美,那该多好。
我想这也是今后我们一直想致力于的目标吧。教育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就让我们慢慢地行走,且行且倾听,且行且思考,且行且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