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通纳》讲的并不是什么大人物的励志故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失败者的故事。读罢,让人对主人公斯通纳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然而,掩卷而思,蒙尘50年后重回大众视野之作,确实让我们看到了故事,看到了经典,看到了生活,看到了自己。
《斯通纳》讲的是大学英文系教师斯通纳求学、工作、婚姻、死亡的故事。“他的职称始终没有升到助理教授以上的级别。”“修完课后对他记忆犹新的学生寥寥无几。”甚至同事们回忆起他时,也没什么好印象。但是,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想得很远,思得很深。
“stone”,意即“石头”。在原则面前,斯通纳有着石头般的坚持。沃尔克,一个不学无术的英文系博士生,师从系主任劳曼克思。为了按时拿到学位,他中途选修了斯通纳的研讨班。平时的课堂,沃尔克常常搅局,学期末的报告也没按时完成,最终,斯通纳给了他“F”。斯通纳职业生涯的厄运从此开始了。院长费奇找他谈话(所幸费奇私下里是他的好朋友,没有为难他);在沃尔克的综合预答辩上,斯通纳不依不挠,坚持要沃尔克独立回答他的问题,丝毫不容许劳曼克思插嘴。沃尔克的回答使他完形毕露,甚是尴尬。劳曼克思为此强词夺理,继而提出要指控他,他都不为所动,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因为他坚信“轻易放他进教室,那会是场灾难”。最终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斯通纳的失败告终。此后二十多年,他和劳曼克思没有跟对方直接讲过话,他的课被安排得十分不合理,他最得意的研讨课也曾一度被取消,而被要求去执教本科新生的写作课,他的职称晋升也止步于助理教授。这是斯通纳为自己的坚持付出的代价,但他不曾后悔。坚如磐石的斯通纳,可敬可佩!反观自己的工作,有时,在学生问题,家长问题,上级布置的工作面前缺少的就是这种对原则的坚持,由他及己,深思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