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赛评作业是今年校队寒假训练布置给大一同学的任务,我呢本来秉着“无聊消遣就看看吧”的态度顺便在优酷里面搜了下,然而当我发现这场复赛新国大竟然这边是王肇麟和庞颖压阵(没错,我很认脸),我果断停下敲代码的双手,将stc-isp烧写软件窗口最小化,开始观看这场具有教科书级别自由辩的比赛。
我也不知道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到底是在想写什么玩意,大概就是想更些东西免得让大家觉得我这个是个僵尸号吧,管他呢,写成一篇严谨的赛评也好,无稽的吐槽也罢,写吧写吧。
看了夏局在知乎的回答,总结下赛评的三种写法:第一种是针对影响比赛走势的重要论点和交锋开展分析,研究比赛主要有几个核心交锋战场,然后把这几个战场双方的优劣势进行点评。第二种是跳脱出比赛本身,对于辩题和其背后的人文观念开展分析和思考。第三种是通过比赛,衍生至辩论理念的分析,谈辩论赛的底线和价值。我就暂且朝着第二种写法写吧。
先吐槽一下,这种政策敏感性辩题,记得不错的话某年CDA还撤下了这个题,然而这次又放到了新国辩的舞台上演绎,还真是妙不可言。另外,如果这篇文章大一的同学有看到,我强力推荐多看几遍这场比赛的自由辩。
有道是:“相声讲究个说学逗唱,辩论讲究个需根解损。”正反方这种国际辩论名校的立论,我自然是抱着求学的态度去学习,那就看亮点了。正方开出的视角就是禁枪对于持枪者有了约束,像持枪者激情杀人等等这些因为枪所带来的危害减少甚至将消失了。反方开的论很有意思,枪支在美国被认为是秩序的象征和图腾。美国立法基础是来自于对公民的信任,持枪权所代表的是权利与文化,美国公民有权为了自己的自由和生命而抗争。这句话一出,我就不觉想鼓掌。很赞!(这里放在后文我再逼逼一会)
看论点的演绎。正方这边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对比真正持枪时候对面所谈的美国公民的自保能力与己方所说持枪者的攻击能力,比出实际情况中攻击危害会更大。二是质询中逼着对面亮出自己底线,即我们双方都想到那个没有枪的世界,因为无枪世界所带来的利益是人民所期盼的。反方盘逻辑我没有太听懂,拿着澳大利亚的例子做对照,努力在论证禁枪与犯罪率降低无关。这里,我觉得反方认了正方所谓的无枪世界的好处这个点,那就很难开展起初自己立论的展开了,这也就是后来评委胡渐彪所谈的控场能力。这个底线一亮,反方那就只能拿着美国去往那个无枪世界的可行性去攻击。
终于到了自由辩,我大概整理,反方我就不谈了。正方战场推进是这样:禁枪最大程度上杜绝了枪支来源达到控枪目的→结:无枪的世界更好→提出现有未收回枪支解决办法:等十年→结:枪支总数数量固定情况下逐年减少最终走到无枪世界。
比赛结束,正方赢。
虽然反方场面上没有打出自己立论中的效果,但我不得不深思对于反方立论中所谈到的枪支作为美国秩序的图腾这点,很妙。如熊浩点评所言,美国宪法,整体设计是高度依赖社会契约论的基本构想。我们试想一下,公民不得持枪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真的是美好的世界吗?美国宪法所赋予的持枪权真的只是让公民去自卫吗,哪来那么多的歹徒!
我未曾去过大西洋的彼岸,但很憧憬彼岸那边的自由精神。我每每在电影中看到一闪而过的自由女神像的镜头,我都在想为什么老是要拍这个镜头呢?为什么到了埃及,就要拍金字塔的镜头,到了英国就要拍伦敦眼,到了法国就要拍埃菲尔铁塔呢?地标建筑嘛,我们都知道,但这个建筑所存在的意义你知道吗,象征着什么你了解吗?
自由女神像,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冠冕,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捧着《独立宣言》。这份大西洋彼岸的自由精神,已经深深埋在了那个民族人民的骨子里。所以,以我所看来,美国的持枪权其实更是让公民去抵抗一个可能变成癫狂世界的国家。当到了我不满这个政府统治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国家走向在剥削我的自由时候,如果将原本属于自己手中的枪交给了国家,那到了我想去奋争的自由时刻,我靠什么?到了我要为自己自由努力一把的时候,我有什么?
所以,在美国这个地方,枪支除了成为自卫保护的工具外,还成为了美国宪法载体的一部分,即公民与国家签订的社会契约论的收据。而这份禁枪的成本,则实际是精神性的成本,无法计量。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