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们内心的冲突05

我们内心的冲突05

作者: eleven_echo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23:19 被阅读0次

    第五章 疏远他人

    神经症的一个标志就是不能进行有建设性的独处,这是因为深入自己内心这件事是大部分神经症患者都做不到的,这也就是说,神经症是不会希望能够进行有意义的独处的。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神经症患者才会表现出独处的愿望呢?前提是一个人在和别人交往时,在产生了不能容忍的紧张之后,脑袋里出现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单独待一会儿。

    那我可太擅长独处了。至于是不是有建设性有意义,这个很难回答。但是对独处的愿望,也确实是因为在和别人交往时会有不太舒服的紧张,我和很多人相处都会有不能容忍的紧张肿么办?哭了哭了。

    疏远自我是另一个被认为是疏离型所独有的特征,这一特征,在所有的神经症上都具有,主要表现为感受不到情感,对自己认识不清楚,对于自己爱的、恨的、喜欢的、想要的、害怕的、相信的、痛恨的都是什么,根本就没办法确定。

    他们像对待生活一样,用“旁观者”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以,对于自己的内心,他们一般都能进行很有效的观察。

    他们的内心希望能在自己和他人之间保持感情的距离。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表面上看起来还能够继续和别人交往,事实上,他们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决定,不用爱、斗争、合作或竞争等任何形式,和别人产生情感上的关系,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不参与”。

    其中,自给自足的需求,是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他最大的需求其实是绝对的自由,至于自给自足和保护隐秘,其实都是为这个需求而服务的。

    他从来都不会盲目地附和别人,也不会参与到任何竞争当中。在这里,他把自由当成了目的,这是不对的,完全忽视了“自由的最终价值在于他能帮助你做什么”这一点。他的自由只不过是他远离群体的一个表现,这样远离群体,是因为不想被影响,也不想被欺压和管束,更不想承担任何义务,可以说目的是消极的。

    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实在是太难了,所以他再也忍受不了远离群体的孤独感了。他越来越希望能得到亲密关系,希望能恋爱并结婚,这是强制性内驱力作用的结果。他在被人爱时就算受委屈也心甘情愿。当这样的患者表现出明显的孤立状态,并要求进行分析治疗时,他其实只是想让医生帮他找到某种形式的爱而已,并不是真的想要接受治疗,他也接受不了。只有在他产生了自己非常强大的感觉时,他才会发现“一个人生活”是他更愿意的,他“就喜欢这样”,这时他才会有一种轻松的感觉。

    他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影响就发生改变,这是他非常骄傲的事情,他告诉自己,以后也要继续这样做下去。

    那些疏远自我的艺术家们,在青少年时期,都曾像上面引用过的那篇文章所说的那样,经历过对感情失去兴趣甚至是讨厌感情的过程,但是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他们却能产生深刻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他们开始创作通常是在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想法破产之后,在这之后,他们会开始和别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开始一个人离开群体独立生活,也说不上到底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

    患者对理智的重视程度是由感情的被压抑程度决定的,压制得越严重,患者就越重视理智,在他看来,理智的思考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只要自己找到问题就可以了,或者就好像世界上所有的问题,都能用推断来解决一样。

    自我疏离型患者在面对困难时,既不会主动去解决困难,也不会逆来顺受接受困难;他并非没有感情,只是不愿表达感情;他既不会据理力争,也不会跟别人合作。他就像一只正被追捕的野兽,除了逃跑和躲藏,找不到其他摆脱危险的办法。

    每一种神经症倾向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防御策略,大部分倾向都是患者全力应对生活时做出的积极反应,只有疏离倾向比较特殊。当患者的主导倾向为疏离倾向时,他就只能以一种孤立无援的方式来应对生活,长此以往,疏离最终会变成他最重要的防御手段。

    一类往往先经历了顺从依附和对抗,才形成了自我疏离倾向。与另外两种类型的人格截然不同,疏离型人格的价值观相当矛盾。他对自以为是的自由和独立看得过于重要。在分析期间,时而会对怜悯、善良、慷慨和自我牺牲这类品质孤芳自赏,时而又会将丛林哲学和利己主义那一套凌驾于一切之上。

    患者一天不从相互矛盾的价值观中解脱出来,就一天不能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上一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内心的冲突0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jo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