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 @Wayne 介紹 Tesla 訓練自動駕駛的視頻時,感到大為震憾:機器尚且如此,要是有人獲得 AI 加持將會得到多大的助力啊?比如:Tesla 會把跑過的路仿真出來,加難度訓練上千百遍😱。這種躲在虛擬空間偷偷練功的橋段,不就是「七龍珠🐲」裏的精神時光屋嗎?
對學神來說,用考試來訓練,時間長、反饋慢且粒度過粗,成本太高,效率太低。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破局呢?其實剛剛已經提到了,那就是縮小考試的規模,加大考試的頻率,最好一個知識點一考。這不就是現在的網課嗎?確實,但現在的網課還沒有做到根據學生的掌握程度動態調整難度。
在鑫爸看來,老師是可以分成導師 & 教練兩種的。導師引導入門,確實需要名師;但教練則是根據學生表現微調,這部分目標明確、規則清晰,未來很有可能被 AI 取代。就像 Alpha Zero 那樣,化身成一個水平跟妳大致相當,但始終略高一截的陪打教練。嘖嘖~~
如果僅僅是千人千面,那還只是 AI 對降低教育成本的一大貢獻,還沒有達到像精神時光屋那樣,擺脫物理限制修煉的地步。有沒有這樣的可能呢?我感覺是可能的。比如:利用 AI 去做逆向題海,即從題海中識別對特定學生而言的高價值題目,並形成光譜式的訓練(就是這種題型的所有形式全部練一遍)。也就是說,光憑人力 & 耐性很難去做這麼多題,AI 能不能加速這一過程呢?其核心是,我們期望 AI 能讓我們擺脫某種限制,但目前還不清楚具體怎麼操作。
這些限制可能來自哪些方面呢?一方面可能是輸入帶寬。讀書讀書,目前主要還是靠眼睛👁,那麼聽覺呢(聽書)?觸覺呢?空間感呢(記憶宮殿🏯)?⋯⋯就算侷限在視覺上也還有很多可玩空間。比如:實時生成領域知識點掌握的大地圖🗺,便於從視覺上加強記憶,察覺薄弱點。另一方面可能是聯想。就是鑫爸經常說的「發現弱連結」。
以上是補齊個人能力矩陣的角度思考,當我們把視野放寬,還可以用 AI 來做一件事——分析對手盤。要是我都能自動分析自家娃的能力矩陣了,何不順手掃描下同班同學的試卷呢?那成本💰不跟多 copy 一份軟件一樣便宜?!感覺自己給教育 AI 找了一個 killer application 。至於能力矩陣怎麼建,那又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了。不過鑫爸最近得到一些新的視角(提示:前置條件 / 依賴路徑),期待鑫爸的新作吧。
當然,這些都還只是設想,只是提醒妳們,有可能別人已經在 AI 的加持下獲得對普通人的降維打擊能力。堅持、苦幹這些優異的品質,應該在精神時光屋裏發揮更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