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年金问题探讨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巨大缺口,收不抵支。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障体系是由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三个部分组成,企业年金地位仅次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起“第二支柱”的作用。作为“养老金体制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在这个意义上就承担起了缓解当前社会保障压力的责任。在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尚未得到重视,相关管理规定不严格,企业处理不规范。本文拟以企业年金基金为会计主体,基于“延期支付”理论的基础上,规范核算基础,明确披露信息,尝试建立一个企业年金的核算体系。具体来说,从年金资产、负债、收入、费用、净损益五个方面,以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计划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会计核算的确认、计量与信息披露的基础与原则。根据当下实务操作中的问题,发现企业年金遇到的问题。最后,给出相关意见以帮助解决当前企业年金发展不足困境中的问题,进而以期为辅助缓解养老金缺口巨大的问题提供参考性帮助。
关键词:确定缴费型企业年金 年金基金会计 会计确认 会计计量 _HM000131
第一章 企业年金概述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1 企业年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和经济状况建立的,旨在为本企业职工提供一定程度退休收入保障的补充性养老金制度[1]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了解,企业年金不是普通的城镇居民社保,亦不是保险公司推出的各类商业保险,而是一项企业福利制度。它具有激励性和补偿性,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共同构筑了社会保障体系。虽然企业年金也是起养老补助作用,但与社会保险不同的是,企业或职工需承担企业年金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有关风险。而在具体实务中,应用更多的、本文将深入探讨的是企业年金资金运作科目——企业年金基金,及从基金会计角度的收付核算以及企业年金基金的信息披露。
1.2 企业年金基金的定义
企业年金基金是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1] ,企业年金基金通常包括:企业年金基金本金,即企业和职工依照年金计划规定的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应该补充的是,企业和职工的缴费必须是他们合法的收入。
1.3 企业年金的分类
按照支付手段和风险承担主体的不同,企业年金可以分成确定缴费型年金计划(Defined Contribution,以下简称DC计划)和确定收益型年金计划(Defined Benefit,以下简称DB计划)。
DC计划是指事先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签订一项年金计划,建立一项专项基金。企业按照计划的约定,从职工年度薪酬中提取一定比例,企业与职工按一定系数承担,总额有企业代为向基金缴纳。当职工退休时能从已交的基金中领取年金作为养老金。职工到期可领取的年金数额取决于存入基金的金额及其在年金到期之前所产生的投资收益,其基金与账户的投资风险由职工个人来承担。
DB计划是指企业向现有的及以前的雇员提供已承诺的养老年金,承诺的福利金额是雇员服务年限和养老时报酬水平函数应用的具体体现。因此,企业的年金支出取决于一些不确定的未来变量,如雇员流动性、死亡率、工作年限、薪酬水平和利息收益。企业可以通过专门提取部分资金积累,再加上未来的提存,确保最终足额支付承诺的养老福利,其中并不需职工缴纳任何费用。DB计划的风险是由企业承担的,因为他们必须保证计划的资金能够满足计划中规定的福利承诺。
我国采用的是前一种方法。因为企业在执行DB计划时,为了基金的保值与增值,需要一个成熟的强式有效市场进行各种套期保值等投资交易,以维持资产价值至少高于已承诺支付的年金基金价值,而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具备此条件。另外,DB计划需要精算师的专业知识,而我国的精算师人才相对匮乏,不适用DB计划,本文不予详细探讨。所以本文下文提及的除特殊说明以外均为DC计划年金。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1.4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到目前,企业年金已经经历了企业自我管理、市场运营与政府干预管理、与社会保障协调发展三个阶段。从企业年金发展历史上看,企业年金的基础理论可以主要概括为四个基本理论,即雇主父爱主义理论、人力资本折旧理论、效率工资理论和延期支付理论。由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年金起步早、发展快、运营模式成熟,故而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这四个理论对于我国年金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1.4.1雇主父爱主义理论
大多数的欧美企业在早期提出企业年金计划,由埃佛里特·T·艾伦等人提出观点,是出于“有一种与控制雇员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父爱主义传统”的愿望,或者说是原因,而非其他外部环境因素,如社会舆论压力或法规要求等。最开始,年金计划是雇主主动地为雇员提供伤残等保障,后来随环境变化逐步演变成年金等养老金计划。年金计划起源于现实的一些现象,一些雇员在年轻时是“月光族”,而在自己年老时生活储蓄和积累准备并不充足以致潦倒,因而雇员被雇主视为“不够理智”的小孩子。雇主通过建立企业年金计划、提高福利来激励雇员,促进雇员形成工作的积极性,增强雇员之于企业的归属感,间接提高生产率。
这种理论起源最早,大约在19~20世纪。雇主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建立企业年金计划。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养老金计划广为人们采纳,大众舆论认为站在道德的角度上,雇主有为退休者提供一些经济援助的义务。
1.4.2人力资本折旧理论
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另一个基本理论是“人力折旧理论”。上个世纪中后期,美国经济学家舒尔兹和迈克尔创立了人力资本折旧理论,它为重新定义人的创造价值的能力开辟了新通路。一般人们提及资本会想到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而在人力资本理论中,资本除了上述的具有物质特性的资本外还有以人为对象的资本,突破了传统观念。所谓人力资本折旧,其实是将雇员的人力资本价值视作长期资本,是为了获得劳动带来的价值所必须支付的代价。固定资产因为长期使用而产生折旧成本,雇主会因为长期享受雇员产生的价值,而需要付出相当于折旧的养老金。换而言之,养老金,也可以说与固定资产的折旧类似,是雇主因雇员为生产付出劳动而获得收益所需负担的成本。而养老金这一概念更具有人文关怀,应该是雇主对退休雇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所以,就社会责任观点而言,雇主不仅长期雇佣员工,享受其劳动带来的收益,而且应为因雇员年老后赚钱能力丧失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需要给予相当于折旧的养老金用以补偿。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摘 要 I
ABSTRACT II
目 录 III
引 言 1
第1章 企业年金概述 1
1.1 企业年金的定义 1
1.2 企业年金基金的定义 1
1.3 企业年金的分类 2
1.4 企业年金的理论基础 2
1.4.1雇主父爱主义理论 3
1.4.2人力资本折旧理论 3
1.4.3效率工资理论 4
1.4.4延期支付理论 4
第2章 企业年金基金会计核算过程分析 5
2.1 会计主体 5
2.2 年金会计要素 6
2.3企业年金基金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7
2.3.1成本发生阶段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8
2.3.2 运营阶段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9
2.3.3支付阶段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12
2.4企业年金基金的编报与披露 14
第3章 完善企业年金会计实务相关建议 16
结 束 语 18
参 考 文 献 20查看完整请+Q:351916072获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