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这样一个故事,儿子不愿意做作业,父亲说,我来做,你来批改怎么样?儿子一听高兴坏了,自己不用做作业了,是经常要求自己做作业的父亲做作业,父亲变成了学生,而且自己可以享受做老师的感觉,感觉很刺激。父亲做完作业,儿子进行检查,发现父亲竟然每一道题都做错了,儿子很生气,然后一道题一道题地给父亲讲解,儿子讲得很认真,父亲听得也很认真。
看完这个故事,一是感动,感动于父亲耐心的陪伴。在平常的生活中,当面对不愿意做作业的孩子时,很多家长只有暴躁生气,甚至用暴力解决问题,孩子在屈辱和愤怒中被迫做作业,在不情愿中做出的作业质量可想而知;家长在做作业和听孩子讲解的过程也是陪伴的过程,陪伴让亲情升华,陪伴让亲情更深情,双方是依赖,是期待,是温情。二是佩服这位父亲的智慧。这位父亲遇到不愿意做作业的孩子,不是暴怒,而想办法解决,而且办法非常智慧,巧妙抓住了孩子的心理,用另一办法完成了作业,而且比孩子独立完成作业更有效果。更关键的是父亲给孩子创造了一个思维的平台,而且是愿意思维的平台,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做的事,不是家长强迫去做的事,在这个平台上,孩子学会交流,学会了展示,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深入思维,家长的智慧可谓是一举多得。
教育孩子最忌简单粗暴,如果用心去教育孩子,问题总是没有办法多,希望每位家长都做智慧的家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