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好好感受春天,猝不及防,夏天就来了!
立夏之后,气温一路飙升,居高不下。
很多人一到高温季节胃口就不好,消化功能降低,且易发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等症状。
其实,这都是「苦夏」在作怪!
苦夏,就是指在进入夏季后由于气温升高,出现胃口下降不思饮食,进食量较其他季节明显减少,身体乏力、疲倦、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和体重减轻的现象。
从医学角度看,「苦夏」是因为随着天气的变化,温度的升高,身体虚弱,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等因素导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处于抑制状态,导致心肺功能降低,胃肠道消化能力减弱,进而饮食减少。
1
引起「苦夏」的原因
体质因素
平时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较虚弱,如果饮食失节,饥饱失宜,偏嗜生冷,损坏肠胃,以致抵抗力减弱,就很容易患“苦夏”。
气候因素
夏季天气炎热,空气中湿度较高,暑湿邪气乘虚而入,人们白天身处炎日之下,夜晚纳凉露宿,或吹风扇,开空调过量,暑因寒发,容易得病。
当人体受到高温、高湿的强烈刺激后,中枢神经高度紧张,无法正常指挥、协调机体的各部机能正常运转,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的生理机能加速运转,而有的则是受到抑制。
如:消化系统分泌的胃酸、胆汁等各消化液大量的减少;胃肠蠕动力变差等。
有医学研究表明,「苦夏」还与体内缺钾有关。
夏季出汗多,随汗液流失的钾离子也增多,由此造成低血钾现象,会引起人体疲乏无力,头昏头痛,食欲不振等。
钾主要存在于细胞内,与细胞外的钠协同运作,维持细胞内外正常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
钾对于神经冲动的传导、血液的凝固过程以及人体所有细胞的机能都极为重要,它能够缓和情绪、抑制疼痛、防止感染。
2
如何预防「苦夏」
01.
日常清淡饮食,少食油腻,可多喝些清热解暑的,如绿豆汤、绿茶、苦丁茶、淡盐水等。
02.
保持睡午觉的好习惯,夏季昼长夜短,天气燥热,或多或少会影响睡眠,午间小憩片刻有助于体内激素分泌平衡,减少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生。
(注意:午睡不宜坐着或伏案而睡,更不可在凉风之处,不可对着过堂风或空调出风口处,避免着凉及面部中风,天气炎热人体的毛孔处于张开状态,邪气容易在此时通过毛孔长驱直入,要格外警惕。)
03.
少食或不食冷饮,冷饮表面可以解暑降温,实际在强烈冷的刺激下,汗也流不出,加重内热,食用过多的冷饮会使胃部血管收缩,引起胃部疼痛,食欲反而下降。
04.
注意室内环境调节,屋内空调不宜开的过冷,室内需常通风,避免湿气过重。
对于「苦夏」的人来说,本身体质相对弱一些,在炎热的夏季注意胃肠道的保养、调节。
要想彻底摆脱「苦夏」,还需加强其他方面的自我调节与保健,如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
控制肉食量、生冷食品和甜食、碳酸饮料等,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每天午睡半小时,开空调的时间有节制,有氧运动不间断,保持体质。
免责声明:以上的文字,不做任何医疗建议,只做信息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