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志读书读书让生活美好
你不知道的阅读——世界阅读者大会

你不知道的阅读——世界阅读者大会

作者: 小贝观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9-04-22 22:27 被阅读305次

    Book is Power .

    Power is You.

    Power is Action.

    “为什么要阅读?”

    这个问题,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答案,但大部分伙伴的答案都是: 为了阅读而阅读。

    阅读可以提高自我知识修养和职业技能。大家习惯性的把阅读局限在“自我成长” 这个狭窄的领域中,严重低估了阅读的重要性和作用。

        2019年4月21日,历史性的一天,来自中国大陆各个城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和美国的阅读者共同见证了由行动派主办的首届《世界阅读者大会》。

    1500多人在深圳 风华大剧院

        行动派创始人——行动派琦琦,在大会开幕致辞中说到:“阅读是有可能帮助我们实现梦想清单的,有一个很好的路径就是——学习-行动-分享。把这个公式细化一下,就是学习当中保持阅读,阅读完了之后行动,行动完了之后去分享,那么就有可能达成梦想清单。今天我们可以重新认识阅读和阅读的可能性,阅读是有能量的,你是有能量的,但更有能量的是行动。”

    行动派琦琦

    Book is Power .

    Power is You.

    Power is Action.

        这句话在接下来的嘉宾分享中,也让我不止一次的惊讶、不止一次的激动、不止一次的感叹:阅读不只是看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人生可能性


        这次的嘉宾阵容十分强大,尤其期待的是对我人生轨迹影响很大的《旅行创意学》作者李欣频,还有今年阅读的书中影响最最深刻的《被讨厌的勇气》作者岸见一郎

    六位分享嘉宾

        由于我阅读的书和领域实在有限,像保罗·席列的脑科学、Photo Reading,欧阳应霁的生活美学、艺术是之前几乎完全没有涉猎的,甚至在他们的分享中有些地方并不能完全理解。但关于阅读,我找到了他们之间的相同点,结合我的思考,从我理解的角度,把他们的分享内容拆分再组合成为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

    一 为什么要读无用之书?

    二 阅读有什么可能性?

    三 你的阅读颜色是什么?

        (就像李欣频说的,当我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学习的时候,我就假设我是作家/出题人的脑袋。我,现在是考官,我有三个考题,这六位嘉宾就是回答我问题的人。)

    我与最喜欢的李欣频

    一 为什么要读无用之书?

        我理解的“无用之书”分两种,一种是对别人有用,对自己无用。就像岸见一郎分享中说的“我觉得所阅读的书里面,不一定是所谓的良书就去读”。就像学校给我们的书目其实是没多大意义的,不是别人建议你读什么书你就去读,而是通过你自己的判断,选择你要读什么书才是最重要的,有时候可能你需要寻寻觅觅阅读很多的书,才会发现,哦~我原来喜欢这样的书,这样的发现也是人生的乐趣之一啊。

    选择你要读什么书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社会对于许多事情都有一个标准,同时我们也非常在乎被评价的标准。比如说我们旅行时住的酒店和吃饭的餐厅,都习惯性地根据评分和评价进行选择;比如说我们想看书的时候,会去亚马逊、豆瓣搜下那本书的评分,有些书就算是自己想读的,但评分很低,很多人就会说算了,不读了。

        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在一开始出版销售的时候,评分就是一星,还有人写了一些批评的评价。但是如果你只是按照别人的评价或者是按照一种客观的东西去选书的话,可能就真的错过了一些良书。

        说到读书还有一个时机的说法,不管这本书是多么的好,多么的有用,要看对目前当下的你有没有用。对于有些读书“三分钟热度”的人,岸见一郎先生觉得这些人不是没有毅力,反而非常的果断,不管别人说这本书多么好,当他判断这本书对自己没有用,或者对于现在的自己不需要的话,他就停止阅读这本书,这个是需要勇气的。

      “阅读是平凡人的救赎”——岸见一郎

    岸见一郎

         第二种“无用之书”是现在你还暂时看不出来读过的这本书有什么作用。就像我们吃进去的食物,你吃的每日三餐,在当天晚上是看不到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变化的,但是一个月半年一年之后,变化就慢慢的出来了。小孩子的变化很明显,个子一年比一年高,大人虽然不长个儿,但健康规律的饮食和不健康随意的饮食,一年之后,你的皮肤你的身材你的精神状态,都会清清楚楚的给你反馈。

        祝羽婕在童年的时候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郑渊洁的《童话大王》,这些很多人童年都会看的书,也会陪外公看他喜欢看的杂志,诸如《退休生活》、《幸福老年》,同时还跟外公学习如何饲养八哥鹦鹉,童年的祝羽婕读的都是“无用之书”,但在童话的童真与退休的闲适这两个极端之间,却启发她变成了一个天真又伤感的人。

    “无用之书”建立了我的价值观

        到了稍大些的时候,学校里最推崇的是实用主义,不能帮助你考试和升学的书都是无用之书,但祝羽婕还是非常喜欢看闲书,看王小波、张爱玲、村上春树,尤其喜欢读爱情的书,这些书给了她没有经历过的体验,建立起了她的价值观,同时给了她关于美最初的印象。这些爱情故事让她意识到人性是如此的复杂,人的感情有如此多的丰富的模式。在阅读“无用之书”的时候不经意产生的灵感,也在她之后的工作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读无用之书,看似无意义的事物当中存在着意义,一些细节当中也有思想的火花”——祝羽婕

    阅读中有思想的火花

    二 阅读有什么可能性?

        行动派琦琦在开场就分享到:阅读不只是看书,阅读是一种全新的人生可能性这次分享的六位嘉宾,他们的共同点都是阅读,而他们每个人都是独具特色的,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阅读+哲学/美学/心理学/脑科学/创意学/游戏化/时尚/旅行/绘画……多版本的人生。

    阅读是一种全新的人生可能性

        我在分享我的旅行经历时分享过,2014年前我从未离开过生活了20多年的城市,更不要说去旅行了,但偶然看了李欣频的《旅行创意学》之后,我深受震撼,原来生命可以有这么多种活法,原来你可以不受限制的活成任何你想要的样子,原来旅行并不是去景点拍照打卡……极大的刺激了我想要去探索世界的神经元细胞。我开始出门旅行,开始体验不同角色的生活,大学毕业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我离开了从小长大的城市,孤身一身来到广东,经常有人会问我:你怎么敢一个人来这么远的地方?我喜欢新的人事物,我喜欢新的地方带给我新的生命力,每去一个新的地方,最好是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地方,就可以随心所欲的重定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性格,反正谁也不知道过去的我是什么样子的。

    2016-2018我的足迹

        李欣频在分享的时候提到了一个“虚拟书店”的概念。她在旅行时,一定会去当地的图书馆,比如她讲到在德国的斯图加特图书馆,“想像站在任何一点都是不同的自己,比如在二楼的时候,可能30岁的我在上面,5岁的我在下面,80岁的我在那个地方;我是一个作家,当画家的我在这个地方;比如我想当一个电影导演,我就在那个地方放一些重要的东西。”就是这样把这个空间当做“我”“我不同平行版本的自己”以及“不同年龄的自己”最重要的会面。

    德国的斯图加特图书馆

        在高三那年,本来想出家学佛的李欣频又决定一定要考上大学,所以在高三最后半年的时间,她做了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改写教科书,她看不懂原本的教科书,所以她用自己的方法重写一本“自己看得懂”的教科书。到最后高考她是全班第一。

    梦想开屏表

        文字+旅行/创意/广告/电影……李欣频活出了生命的N种版本,永远不会按常人的思路。

    “如果你现在还有人生过不去的事,一定是你看得书不够多”——李欣频

    找到我们自己

        在阅读大会开始前和结束后,我分别和几个阅读社群的小伙伴面击了,他们是来自各地各行各业优秀的人,共同点是:热爱阅读,正走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短短一餐饭的时间,我们却交流的无比热烈。甚至开玩笑说,再聊下去,一个公司就可以出来了。

    广州洋葱er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一个叫馨竹的女孩子,由于之前不在一个社群,所以并没有见过面,但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觉得很舒服很温暖,她热情地招呼着大家落座。后来她自我介绍她是个画画的人,过去的3年都在环球旅行(天哪,我也想要过这样的生活)。最近也出版了她的第一本关于旅行的书——《跟着插画师去旅行》。翻阅了她的旅行插画集,活泼可爱的插画、照片与文字中能感受到温暖与幸福。

    馨竹的书《跟着插画师去旅行》

        在大会结束后,也就是今天凌晨,馨竹立刻做了即兴分享,行动力超强。(“72小时定律:当你下定决心要做什么事,如果72小时内没有去做,你可能就再也不会做了”)她同样提到“换脑思维”对她人生的影响,她可以将自己的核心技能融合到不同身份角色中,这样就拥有了多版本的人生。

        (所以,我也决定在这次会议后一定要输出自己的心得,也就是你在看的这篇文章。)

    换“脑”初体验 by馨竹

      三 你的阅读颜色是什么?

        大会第一个分享的嘉宾是来自香港的欧阳应霁,分享的主题是#有人喜欢蓝——我的阅读与创作#。他的分享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蓝色”的书单,关于艺术关于生活馆业户美学,老实说我一本都没有听说过。第二部分是关于“将蓝色融合到生活美学”,通过一部记录他和团队在宁夏银川当代美术馆创作的“蓝色西北宴”的视频,我看到了一位创作人对细节的精益求精,看到了一位艺术家对美学极致的追求,蓝到眼睛里,蓝到心里,有一种眼睛和心都被浸染成蓝色的错觉。

        看完了视频我才顿悟到:这个喜欢蓝色的男人,在研究生命蓝色的规律,把自己的生命都活成蓝色,并且只专注这一件事。

    有人喜欢蓝——欧阳应霁

        阅读的颜色其实是你的阅读主线,你要专注阅读的领域。

    “Home is where heart is.(家是心之所安)”——欧阳应霁

    贯穿生命的蓝色

        我的阅读颜色是什么呢?有什么值得我用十几年的时间去研究专注呢?后一个问题我暂时还没办法回答,但前一个问题,就今年来看,我的阅读颜色可能是黄色吧。以往20多年我最不喜欢的颜色,今年却突然发现,很多书都是黄色的,行动派也是黄色的,买衣服也觉得黄色的衣服很有活力。

    黄色的2019年 黄色的书

        前面说要读无用之书的祝羽婕,阅读的颜色到了她这里变成了“爱屋及乌”。她说“随心所欲的读书是最重要的,你喜欢的书和你的性情是最相近最相宜。”看她的阅读轨迹,从最开始喜欢王小波,到喜欢王小波书里经常提及的两位作家;从喜欢到村上春树到川端康成,再到卡波特,这就像是顺着小小一片叶子,慢慢看到了树枝,看到了一整颗树,再慢慢顺着树干深入到根,根再延伸到更远的地方。而在深入到根之后,你可以自由的选择想要这个树上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艺术和文学

        同样,阅读的颜色在李欣频这里变成了“阅读骨架”,她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想的是“如果我自己写这本书,我会怎么写?”,所以自己一定要先行思考,让自己成为一个创作者,一个作家的角度和一个阅读者的概念是不同。她强调所有的阅读者也就是潜在的作家,阅读的时候你看到所有的书都是不同的树木,就像看森林一样,你走到森林的时候是看不到森林的,你是见树不见林,但是你在高空可以看到彼此的关联和空的地方。

        还有以作家的角度来看书是不一样的概念,以探险家的角度来看又是另一个概念,以探险家的角度去探究这个原作者到底为什么写这本书?背后有什么过程?在探索的时候就相当于建了一个自己的阅读骨架。

        所以李欣频读书的层次比较多,她读书中没有写出来的部分以及这个作家背后的东西,而书中没写出来的东西,就是可以自己创作的层次了。

    读书,读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

        你看书时,看到作者没有写出来的部分,你会怎么写呢?

        你自己这棵树,是独一无二的树。你可以在春天开桃花,在秋天飘桂花香,夏天在荷塘里,冬天在雪地里,可以在沙漠,可以在雨林。因为你这的这棵阅读之树,是融合了所有书之精华,并自我创造出他们没有的特性。(突然发散联想到中国的“龙”图腾,就是融合了蛇、马、蜥蜴、鱼等多种动物的特征,最后成为了神圣的象征,并且用龙来比喻成功权力能力等。)


        最初的三个问题都有了嘉宾的答案,不知道你有没有自己的答案呢?现在,可能你和我一样,阅读的神经突触似乎都已经发散到宇宙里了,回归现实,你知道自己是怎样一棵树吗?你想长在哪里?你想开什么花结什么果?

    刘恭甫《X计划》

        最后我想用刘恭甫分享的的三问题引发你去探索:

    1 什么是我最独特的事?

    2 什么是我最有价值的事?

    3 什么是我乐此不疲的事?

        当你选择去做一件事情,问问自己以上这三个问题,如果的答案都是“Yes”的话,你就可以前进。

    “选择一个你最有兴趣的事情,坚持100天,你的人生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刘恭甫


    知识游戏化

        阅读,是通过作者的眼睛看世界;阅读,是与人的连接,是与世界的连接,是与宇宙的连接。

        谢谢阅读完这篇文章,我是和你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的小贝~

        读完这篇文字你有什么思考呢?你的100天计划是什么呢?欢迎与我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不知道的阅读——世界阅读者大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qp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