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
9.1班 肖英珊
这部伟大的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位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个性自由,主张人生平等不向命运屈服的坚强女性形象。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在舅妈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小小年纪,她就承受着与同龄人不一样的待遇:舅妈的嫌弃,表姐的蔑视,表哥的侮辱与毒打……以至于被舅妈抛弃,送进了环境恶劣的劳沃德学校。当我读到这里时,我既为简爱的不幸遭遇感到难过,又为这些人的冷酷无情而感到气愤。道貌岸然的布洛克尔赫斯特先生不仅当着全体师生的面诋毁她,还让她在众人面前罚站。简爱的童年是不幸的。然而在这些不幸与苦难面前,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顽强地面对,把它化为战胜不幸和苦难的动力。不但在学习上飞速进步,同时也取得了全校师生的理解。
同样,在那些贵族小姐和绅士面前,她也始终保持着高贵的尊严,面对嘲笑与挖苦,她从不因为自己是个地位低贱的家庭教师而感到自卑,她认为他们是平等的,一样受到别人的尊重。“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矮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错了,我的心里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也正是因为她的正直高尚和纯洁,深深打动了罗切斯特先生,使他感受到自惭形秽,对简爱而肃然起敬。最后,见爱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也许正是这种敢于向恶势力反抗,追求平等的精神,是夏洛蒂笔下的简爱形象获得永生。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我们发现在简爱身上有着作者的影子。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个生活贫寒的牧师家庭,年幼时就失去母亲,受父亲的影响,从小便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是家庭的变故和当时的社会现状,注定了她的文学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终于写出了这部有着深远影响的《简.爱》。
法国作家维尼曾说过:“平凡的人听从命运,只有强者才是自己的主宰。”。在简爱和夏洛蒂身上,我真正明白了这的含义。
读《简爱》有感
9.1班 潘楠
如果你认真的读完《简爱》会发现,其实读一遍是不够的,因为这里面有许多令人值得思考的道理,读一遍是不能完全消化掉的。
这本书讲述了简爱从小父母去世,寄住在舅妈的家里,她受尽不公平的待遇和侮辱打击,后被送去学校,遇到了海伦彭斯。后半部分就讲述了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爱情故事。
首先,第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海伦彭斯。她是简在学校里结识的第一个也是最后的朋友。简把她在里德太太家所遭遇的一切侮辱说给她听,简言情激动,本以为会得到海伦的理解,但她却说简现在就像一个没有教养的小姑娘。简不明白我也不明白,记得海伦说过“暴力不能克服仇恨,报复也不能治好创伤”,我一开始认为海伦这是懦弱。不敢反击不敢反驳,可到后面简也变了变得像海伦一样不争不抢。那时我才明白原来懦弱和宽容不是一回事,仔细想想不公平的事情已经发生了还想它做什么?面子值几分钱?对于过去愚蠢的自己也不是必须得说抱歉,我知道大部分人包括简在内其实并不介意一些成见只是难免有时候也会令人厌烦。
最后,来谈谈简……对于简这个人物,可能是因为我学得还太少,很难用恰当的词语形容她。她总是直来直去,好学有自尊。她是鲜活的、自由的、真实的。她一点也没有被罗切斯特先生所拥有的财富而左右她的感情。最后罗切斯特先生一无所有身体残废时,她选择不离不弃,这种精神难道不比一些狗血言情小说里的女主善良坚强多了?她即使分到遗产也不忘圣约翰兄妹三个。我看到这里的时候甚至我还为简感到不舍得。
我们总有一天会与这张纯真笑脸说再见,但我们能像简一样真实的面对是是非非吗?希望我以后不要因为某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而与自己渐行渐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