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断舍离》(及心灵篇)[补]

《 断舍离》(及心灵篇)[补]

作者: 72ae6551aa0d | 来源:发表于2018-06-24 16:15 被阅读13次

陆续补一些之前的。


一个日本女人写得关于整理的书,本不想看的,但是对这个题目实在是很感兴趣,就拿来一读,感觉颇有收获。所以读书和听音乐一样,时不时得跳出自己的舒适区,总会有一些惊喜。

作者在这本小书里反反复复说的无非就几件事:

  • 一切的出发点都是“自己”,而不是物品。自己才是主人。无论东西多贵,出发点永远都应该是“我需要吗”而不是“这东西能用吗”或“这东西贵吗”。
  • 从自己出发,所使用的物品实际能反映自身的状态,也能影响自己的状态,用一件精品比用十件普通品的人生状态肯定是不一样的。
  • 以上就是我们对有形世界的整理的依据,对有形世界的整理最终会影响精神世界,内在会发生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种修行方法,看似简单,但修行的法门往往都是简单的,关键是看内心。

所谓就是不进不需要的东西,所谓就是丢掉不需要的东西,所谓就是达到的自在状态。

最后的章节,有几个具体的方法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

  1. 从最简单的一件事入手,循序渐进
  2. 一切都从简单开始,分类也从简单开始,作者觉得三类最好,这一点在知识整理经过无数的挫折后,颇为认同
  3. 东西放在只要一步或两步就能取到的地方最好,这一点最为认同了,因为这样就不会有任何压力了
  4. 看不见的收纳地最多放七成满;看得见的收纳地最多放五成满;展示的地方最多放一成满

其实断舍离就是放下对日常物品的执念,从这个简单的入口点,进而放下各种执念,达到身心的自在的状态,所以个人认为说是一种修行的法门也不为过。


在《心灵篇》中,作者把视野扩展到了“看不见的世界”, 提出了“俯瞰”这个概念,确实如上所说,把断舍离当作了一种修行方式。开始提一些和一些西方书籍中(如《当下的力量》和《自我观察》等)类似的概念:活在当下,客观地感受当下,接纳当下的状态,让自己变的有意识……, 不提倡“成功学”中的盲目乐观,这种“直白”的风格很是我的菜。

其中提到的余裕比较认同,有空间才可能有美感,是东方所谓空才能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断舍离》(及心灵篇)[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qs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