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一定是坏事吗?
高二开始,我整个人慢慢陷入了高度焦虑的状态,那个时候开始学习成绩和精神状态开始一点一点下滑。大一刚开学,我因为心理测试被测出焦虑分数过高被心理咨询中心回访。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问道我对大学有什么计划后,表扬我,“我们回访你是因为你的心理测评的焦虑分数过高,大部分同学都是因为很迷茫,你不一样,你对你自己的目标很清晰,我要向你学习”。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其实焦虑不一定是一件坏事情,也不一定要拒绝或者逃避它。后来读了一些心理学资料,讲到焦虑这个问题,恰恰都在说,要缓解焦虑,首先就是要接受焦虑。因此,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明白焦虑不一定是坏事情,并且接受就可以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能解决一半的问题了。
从时间管理到任务管理
因为大一开始手上的事情一直都多到停不下来,就慢慢地学会了做时间规划和自我管理。然而我到了大二的时候,也发现了类似的问题,我也曾经问过我导师要怎么办。我导师没有说什么,扔给了我一个书单。我只看了其中一本,《尽管去做——无压工作的艺术》,就解决了我的大部分疑问。
传统的计划管理为什么没有效果?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有问题。或者说,它们不能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时间管理之所以可以有效,是因为在工业时代,重复机械的生产活动是可以预期的;而在知识时代的今天,我们每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是多变复杂的、不可预期的,我们无法预期时间要用多少,更无法预期会不会突然来一个急事打乱所有的计划。因此,我的一个核心思路就是,用管理任务和事件代替管理,用我在一个周期大概需要完成多少事情、可以完成多少事情来代替我在每个时间点要做什么这种计划表。另一个核心思路是,用动态的管理代替静态的计划,即在每一个时间点再决定下一个时间段要做什么,而不是早早地计划好然后等着被打乱。
那么具体怎么实施呢?首先你需要一个可以分类规整事件的篮子,这类“篮子”非常多,可以是APP,也可以是纸质的便签。我自己使用的是跨所有平台的奇妙清单。这个篮子里,你的任务大概要被分成几个部分:“日程”,当做日历用,记录固定时间的事项;“现在/即将做的事情”,通常有少数的几件,是你现在在做的,或者做完手上的事情后立刻考虑开始做的事情;“工作清单”,你需要处理的事情;“待处理”,你被动接受的必须要处理的事情,比如各种来自官方组织的通知;“等待回复”,已经给别人并且等待别人回复的事情;“孵化器/将来某时也许会做”,记录不那么要紧或一定要做的、或者还在积累孵化的想法;“备忘录”,记录必要的笔记,比如一些想法、经验;“参考资料”,存放一些常用的参考链接,不过我自己的实践发现不一定需要,我通常是用我在各个文件夹和软件的收藏夹等分区存放的大量细分的参考资料库,因为我长期有管理自己的文件的习惯,对自己的文件也很熟悉,所以不太需要一个专门的清单管理这些参考资料,大部分时候只需要本能地取资料就可以了。
篮子做好以后,就是往里面堆东西。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是把脑子里所有事情都清空,对应到篮子的每个分区里面,比如明天要去老师办公室,就记在待处理上面;拍微视频,就记在工作清单;半个小时以后要去开个会,把事情记录在“即将做的事情”。什么时候算做到位呢?不再感到焦虑为止。人的焦虑感来源于对自己控制的无力感和自我管理的混乱。这步的一个常见误区是,我明明把所有事情都列了,但是为什么还是感觉心慌?这个时候就需要明确的定义每一件事情。比如说,拍微视频是一个很模糊的事情,这个时候你的清单上虽然有了这么一件事情,然而你仍然会觉得心慌,这个时候你就需要定义拍微视频是一件什么事情。我这个时候会用奇妙清单的子任务来记录拍视频的步骤,第一步需要找齐人,第二步需要大家每人说一句话,最后一步需要大家一起说一段话;在备忘里面可以记录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说,摄影师因为离学校比较远,可能会迟到。完成对事情的清晰定义之后,你的大脑状态应该是完全放空、感到心如止水的。
记录事情只是开始,处理事情才是目的。经过刚才的定义任务的步骤,每一件要解决的任务或者子任务已经应该足够清晰。我们定义清楚每一件事情以后,需要判断这件事情属于哪一类。如果是可以在两分钟以内完成的事情,那么则立刻去解决,比如说给学妹回消息;如果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解决的事情,扔到“孵化器”里,或者干脆扔掉不做这件事情,内心放弃掉这件事情,比如追女神;如果可以做但是需要时间,记录到清单里面,如果有Deadline,把Deadline记录到奇妙清单的到期日,并设置一下提醒时间。经过这么一轮预处理,清单里面的几个主要分区的事情都是可以做但是需要时间一件一件做的事情了。
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每天晚上安排第二天要做哪些事情?当然不是,这样就失去了事务管理的意义。这个时候,“即将要做的事情”这件事情就可以派上用场了。你每天晚上要做的事情,不是计划第二天的每一个时间点要做什么,而是要看看自己的清单,有哪些事情可以或者应该放到这个队列里面。第二天,如果一切正常,按照列表一件一件处理,处理不完没关系,再下一天接着处理;如果有突发状况,根据上一段的原则进行预加工之后,判断这件事情要不要立刻做,如果要,放在队列第一个;如果不要,放在对应分区。这里,所谓的动态管理的思路就被体现出来了。
理论上说,清单是需要定期处理的。你不能让清单里的事情一直在上面。因此,理论上说,每隔一段时间,你要空出来一大段时间做一个清单整理,看看哪些事情已经没有价值,可以从清单丢掉;哪些事情一直没有做,处理掉;哪些事情暂时没有办法处理,重新加工以后放到清单上。这里我一直做的不太好,我的清单里的事情很久以前就处在一种永远也不可能做完的状态。因此我用了一些替代方案,比如专门有一个“长期计划”的分区,来放一些超大工程量的、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的任务,比如论文计划、课程计划等等。我还会在每天整理清单的时候就顺手处理掉一些可以处理掉的事情,用连续的分解管理代替集中管理。另外,由于我的注意力周期比较短并且特别容易分散,大部分事情我会很快处理掉,所以短期任务的清单流转速度也非常快,定期处理的效果也远不如每天清理。
这套思路有众多好处。这里的关键的通过增强控制来缓解焦虑的步骤是,通过详细地定义任务和任务的解决步骤,事实上你把很多时候你需要在当时才做而不一定要在当时做的决策提前做了一个备案,不仅是确定化了任务,还通过刻意练习锻炼自己的决策能力,并且大大减少了临场决策的概率,提高了想事情、做事情的能力。
如何进行自我管理?
首先说说注意力管理。因为长期焦虑,我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我曾经做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我的注意力周期令人发指地低到十分钟,有时候甚至只有五分钟。我曾经通过各种方法提高注意力周期,但是大部分努力都是以失败告终。唯一的解决方案是——写代码,通常我可以连续写几个小时不动。同时我的思维特点是速度快但是准确率低的发指,得反复更新才能达到别人的正确率,尤其是计算,所以我的数学从高中以来一直学不好。我的注意力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跳跃速度快,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而变化不定。所以我的解决方案听起来非常奇葩,就是保持同时做两件事情甚至几件事情。为此,我的清单里面,正在做的事情和即将做的事情是分开管理的。但是,人脑只有一个,所以无法做进程管理,只能进行线程管理,也就是说,我不是一心两用,而是两件事情交替做。比如说,我现在天天在公司里,一边监控着查询语句的log,一边背单词刷GRE填空,一件事情做不下去就做另一件,都做不下去就去倒咖啡。我当然不会说我都快把公司的咖啡当饮料喝了。为了应对层出不穷的新的奇葩想法,通常我会一想到就立刻加入即将做的事情的队列里面,如果没有要紧的事情要处理,通常我会在几天之内立刻做出我所有能想到的步骤,然后扔一边孵化,或者死掉,或者以后想到又拿出来继续做。
然后说说精力管理。在学校里,我做过统计,大三一年通常情况下我每天只能看下去六个小时书,无论累不累都多学不下去;而如果是写代码,可以到八个小时,虽然经常以透支第二天的精力为代价。以前我以为是因为我菜,后来发现,我大三一整年在看别人博二博三看的论文和课本,比如各种Top5、各种Tier1、各种研究生用的计量课本,另外还有还有一堆数学专业学的数学课要修,这样算来我每天要看六个小时天书,觉得自己蠢不应该是正常现象吗……这个锅一定要甩给导师,嗯都是导师让我看的。后来,我干脆每天只给自己安排大概六个小时的事情,剩下的时间就用来管理团队或者处理别的事情。通常一天我要花三四个小时来思考或者处理团队里面的大大小小几十件事情,并且把这个过程当成一个找回智商的放松过程,因为特别喜欢做。如果觉得一段时间比较疲倦或者寂寞,就会到处约基友或者队友吃饭吐槽,当然这个时间一定会在那六个小时以外,即使是周末和节假日,只要不是出校门浪一整天,六个小时的时间我都会保持住,从来不会停,因为如果一天不学习,我就会被很强的焦虑感笼罩。当然这一整年确实很累就是了,不过咬咬牙总算能坚持下来。
效果如何?
我一个队友曾经评价我,“你刚进大二、我刚认识你的时候,能看的出来你明显的焦虑,现在一点都不一样了”。在我的队友心里,我一天好像有48个小时一样,看起来好像每天都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或者一个人可以做好几个人的事情。表面上的结果,是短期执行效率和长期执行效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更有价值的结果是,我因此找到了缓解焦虑的良药,并且一点一点在治愈我自己,尽管这条路还是很漫长,但总算是走出来了,这就是我常说的自我拯救。更意想不到的结果是,慢慢地,我遇到事情的处理能力会提高很多;遇到困难时,心态也会平和很多。
最后总结一下,帮助缓解焦虑和增强控制的办法,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任务;不是静态规划,而是动态调整。希望可以对你有一些小小的帮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