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化的遗址中,有两个现象:一个是没有发现铜器,另一个是没有发现文字。
二里头第三期中出现的铜渣、坩埚片和铜镞、铜凿、铜刀、铜锥、铜鱼钩等,经鉴定,属于青铜。据我们的看法,二里头第三、四期是商的早期文化。所以,这只能证明商族老早就进入了铜器时代。可是,属于夏文化的二里头第一、二期则不见一点青铜器的影子,甚至连红铜也不见。宋以来所著录的和一直到近年所出土的铜器颇多,至今还没有一件能确定为夏器。因此,我们认为夏族可能尚未进入铜器时代。文献传说夏代铸鼎于昆吾(《墨子·耕柱》),又有夏代“贡金九牧,铸鼎象物”(《左传》宣公三年)等等记载,未必可信。
至于夏族是否已经发明文字,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墨子》称《尚书》首《夏书》。但是,群经诸子所引的《夏书》逸文及现存之《禹贡》、《甘誓》等,绝不似周以前之作品。明人所传《大禹岣嵝碑》(旧称在湖南衡山),宋人所传之《夏琱戈》、《夏带钩》等(薛尚功:《钟鼎彝器款识》卷一),也决不是夏代文字。所以可以说,确切的夏代文字,至今从未发现过。我们倾向于夏族在当时可能还未行用文字这一看法。虽然同时代的先商的商族人已经有文字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