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信仰
——观《麦田里的反叛者》
是的,我愿意奉献一生写作,而且不求回报——题记
当我看到这部影片的名字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以前曾看过的一部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果不其然,这部电影和这部小说有密切的关系,这是一部人物传记电影,讲述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创作该书的过程及心路历程。
影片的一开始是在一个阴暗环境的类似疯人院的地方(也可能是治疗精神疾病的医院),男主塞林格一脸忧郁,神情呆滞,用平和而略带绝望的语气似乎对某人说:霍尔顿已经死了。看到这里我会以为霍尔顿是个现实中存在的人,其实霍尔顿是塞林格以自己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中的男主,这里的死亡我理解为塞林格认为自己无法再提笔写小说了,因而赋予了霍尔顿死亡。
我以为这部电影是回忆录式的,因为疯人院后故事回到了六年前。但随着观看的深入,疯人院只是偶有插入的情节。塞林格是个思想独特的人,敢于挑战权威,不甘于被安排,就是影片的名字那样,“反叛者”。他有文学的梦想,他想要出版他的作品(虽然一开始的动机我不知是否是因为酒吧里的一个女孩喜欢有出版过作品的作家)。电影的场景经常在塞林格的生活场景和在家中写作切换,就好像在生活中的事情一发生,塞林格就将其加工到自己的文章当中。
反抗父亲安排的从商道路,塞林格进入学院学习写作,也许他是遇到了一位好老师,惠特。正如塞林格所说的,如果没有走进你的课堂,就不会有霍尔顿的诞生。也是惠特鼓励他把霍尔顿的故事(即《麦田里的守望者》)写成长篇小说。塞林格与惠特亦师亦友。
珍珠港事件发生了,塞林格还在继续创作霍尔顿的故事,但他不得不去参战。他的老师希望他不中断写作,他也做到了。但战争给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不止受难方,参战的这些士兵,因为目睹了太多血腥,经历了太多伤悲,产生了心理问题。塞林格就是这样,他在战后得了精神疾病,在医院接受治疗,这里就呼应了开头,他提笔时手会颤抖,无法写作,想到霍尔顿的故事时会同时想起战争的场面,他感到恐惧。
在德国接受治疗情况好转后,他带着他的妻子回到了祖国,目的是委托自己信任的老师惠特,出版自己以前的文选,给自己带来动力重新提笔。可是似乎老师与他的出版社有意见分歧,出版没有着落,在向赛林格解释时,无意中把与出版社的争执比喻成“战争”,这个词触碰到了赛林格敏感的神经,他在咖啡厅失控,大声指责老师,夺门而去,这件事成为他与老师的隔阂。
塞林格回国后的日子很颓废,一日他在公园无意遇见一群宗教团体,他被吸引,开始学习冥想,他遇见了一个类似引路人的角色,完成了霍尔顿的故事,并成功出版,一举成名。成名后他又被烦扰,许多霍尔顿狂热粉经常在他家楼下骚扰,他又无心创作,他不得不搬去深山的小屋潜心写作。几次三番之后,他经历过离婚,有结婚,生了个孩子,但写作似乎让他无法好好地担任一个父亲和丈夫或者说“社会人”的角色,也许这也跟他经历过的那场战争有关,他后期的文章如他的老师所说,更接近宗教类书籍了。用这段他自己说的话结尾吧“写作,已经成为我的信仰,出版会妨碍冥想,让冥想腐败,我不懂得如何当个父亲或丈夫,甚至不懂得当朋友,我只懂得当作家,如果我真能这么做,如果我能奉献一生写作,并不求回报,那么我想我会找到些许快乐”。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触就是:以前自己只想到了战争给受害的一方带来的通过,忽略了其实对参战的军人的心灵创伤,他们目睹同伴遇难,自己却也要去攻打同样只是按命令行事的人类,战争是残忍的,这使我对战争更加深恶痛绝。
我写作是为了炫耀自己的才华,还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内心?我更多的是前者,但与更多同龄人相比,我并无才华可言。我写作更多是急功近利,太追求虚荣,每写一篇,甚至不做仔细修改,反复斟酌,甚至检查一遍错别字的时间都不给,就急于发到朋友圈,只为了寥寥几个的赞。有何意义。我也是有表达内心的文章的,但那些文章大多只给自己看,而且也称不上是写作,只是心情的随意涂鸦。以后,自己要更注重写作的质量,有斟酌,有考虑,不求量。更加注重内心的表达。
把写作当成信仰的人很伟大,真正的作家,就应该是为写作奉献一生,而不求回报。(不像某郭姓作家所说,我写作就是为了赚钱)。现在的社会,尤其在网络世界,写作门槛很低,任何人都可以写作,在现在的新媒体,自媒体上,许多文章鱼龙混杂,有追求吸引眼球的标题党,有蒙骗人的谣言,有无营养的作品。这些文章看了无益。最近知识付费似乎在兴起,我对此持旁观态度,如果是要付费的知识,我更希望的是最独特,最原创的知识,是那种看完后不会后悔付费的。(其实个人对知识付费的理解还不深入)。比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自己生产“知识”,“提高全民创新活力”。
最后,说一句比较绝对而不客观的感慨吧,真正潜心创作的人越来越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