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作者: 弘虫 | 来源:发表于2019-07-29 15:42 被阅读0次

    骆问礼(1527~1608),字子本,号缵亭,明代诸暨枫桥钟瑛村人。39岁中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南京刑科给事中、楚雄知事、扬州府推官、南京工部主事、兵部职方郎中、云南参议、福建参政、湖广副使。在官场任职时,他遇事敢言,不避权贵,以向皇帝上《面奏十言》而闻名;辞官回家后,又著书立说,手订家礼,悉守朱子成规。故张岱在《越人三不朽图赞》中称其为“朱紫阳之功臣,海忠介之高弟”。朱紫阳即理学大家朱熹,海忠介即著名清官海瑞。

    骆问礼究竟是否海瑞弟子?除张岱有“高弟”(弟子中成绩优良者)一说,未见其它史料记载。近日读骆问礼《万一楼集》至第二十八卷书信部分,发现一封题为《简海刚峰》的信,正是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简海刚峰”,就是写给海瑞的信。书信内容如下:

    奉违台范几二十年矣。老师忠贞粹懿,居则苍生引领,出则元老让德,兹且陟崇履要,平生蕴抱尽展,而社稷生灵俱荷洪幪,即古皋契何足当也。问礼谫鄙庸懦,非不景慕前哲,以期不负门墙,而离披末路,屡遭人言。知者疑,不知者笑,爱礼者谓“自反无愧,人言不足惜”,而忌之者且反唇乘隙,谓为“不达时宜,若其罪累之所由来”,则识者无几矣。即欲靦颜在位以报朝廷,而义有不可,以故投劾东归。小舟过石头,怀仰门墙,猛欲晋谒,一挹春风,不惟不敢阑入都城,而惭报万绪,趦趄莫进。但此生已矣,行将与草木同腐;云泥更远,又有不能恝然者。谨专力一叩阶除,而因以布其区区,乞于清暇,赐一展览,庶足以见礼之罪累未必尽由自取,而死后游魂尚思依附清标,嗟夫!亦妄矣。方今贤俊孰不周行,其不理于口者庸秽可知,而尚欲哓哓然曰“于周行中之第一流”,何其不自量至此。况身既隐矣,焉用文之?而名节为士人根本,可不白于庸众人,不可不白于有道君子也。是以不避烦琐,冒昧陈渎,百惟垂鉴,并祈珍玉,以答□明时为荷。

    书信开头,骆问礼由衷赞美老师在自己心目中的形象。他说:离开老师大概有二十年了。老师为人忠贞不屈,行止高洁,品德美好,在野时深受百姓的拥护爱戴,在朝时深得君臣的尊重逊让,而且您身居高位,平生的抱负得以充分施展,天下社稷苍生因您而获得庇佑,虞舜时的皋陶和契,也未必有您这样的功劳。

    书信主体部分,是骆问礼向老师汇报自己在官场上的遭遇,以及辞官归乡的原因,这是写这封信的主要目的。他说:我浅薄无知,平庸懦怯,不是我不仰慕先贤,我也希望自己能不辱师门,无奈我在仕途上举步维艰,以致落到今天这样的结局,屡屡招来他人的诽谤。原本了解我的人怀疑我,原本不了解我的人讥笑我,爱护我的人劝说我,说只要问心无愧,不必计较人家的非议,而嫉妒我的人则趁机反唇相讥,说我的获罪正是因为不识时务。如此说来,知我懂我的人实在寥寥。我深感羞愧,本当在位以报效朝廷,然终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我递交了辞呈,决意弃官东归。

    接着,骆问礼向老师表达惭愧之意和思念之情。他说:在回乡的路上,我坐小船路过南京城,当时特别仰慕老师之门,很想来拜访阔别多年的老师,与老师一抒衷肠,但后来转而一想,一方面是我不能冒失地擅自进城来,另一方面我当时内心五味杂陈,自觉对不起老师的教诲,所以最终还是犹豫了,没有进城去拜见您。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即将与草木同腐。我与老师,像云和泥一样相去甚远,但我又怎能忘怀老师对我的期望与厚爱呢。我到时一定专程拜访,向您倾诉内心,请您在闲暇时给我一个敞开心扉的机会,或许可以表明我骆问礼未必都是咎由自取。

    信中还顺便提到了当时的官场生态,表明自己辞官是为了洁身自好。他说:我死后一定要把灵魂寄托给明月,唉,这也算是痴心妄想吧。当今社会,才德出众的人谁不在朝为官,但也不排除口碑极差的人,他们的平庸丑陋已暴露无遗,却还在争辨标榜,说自己是官员中的第一流人物,他们的自不量力竟到这般地步。

    信的结尾,骆问礼再次表明不求闻达和显耀,只想通过隐居,以保持读书人的节操,同时希望得到老师的体谅和垂教。他说:我即将隐居,何必再求文以显耀自身呢?但名誉和节操是读书人的根本,我可以不向庸众之人告白真相,但我不能不向有道君子表白我的内心。所以我不避烦琐,冒昧打扰,只希望老师俯察,并请老师保重身体,回信教诲为盼。

    这封书信写于枫桥是肯定的,但写于何时则不确定,因为骆问礼弃官时间无确切时间记载。结合书信内容及骆问礼为官经历,则约略推测此信当写于1585年。骆问礼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举,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陈性学在《万一楼集序》中写到“待公车十年,周流宦辙二十年”,意思是他参加进士考试用了十年,在官场辗转长达二十年。陈性学在《皇明万一楼居士墓表》中又写到:“公回翔仕路二十余年,疏归侍养,韬光林壑者又二十余年。”此处说他在仕途上有“二十余年”,但最迟也不会迟于海瑞去世的1587年,若骆问礼的信写于1586年,则“二十余年”后又与骆问礼的卒年相冲突。

    骆问礼在信中尊称海瑞为“台范”,是因为海瑞曾做过南京右佥都御史,御史所居的官署也称御史台。骆问礼辞官之时,海瑞正在南京做官。信中,骆问礼还称呼海瑞为“老师”,说明骆问礼是海瑞弟子确凿无疑。此外,信中还一再用到“门墙”一词:“不负门墙”,“仰望门墙”。“门墙”就是指“老师之门”。骆问礼在仕途上始终牢记一条:不辱师门。

    骆问礼拜海瑞为师的确切时间,当在海瑞任诸暨知县期间。海瑞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任诸暨知县。公务之余,海瑞莅临枫桥。骆问礼之父骆骖,则邀海瑞觞于见大亭。就是在这一年的某一天,骆问礼得以知遇海瑞,拜海瑞为师,执以师礼。这一年海瑞49岁,骆问礼36岁,尚未考中进士。见大亭边有一雕凿的水池,池中水清石秀,池畔南崖镌“海眼”二字,北崖镌“枕流漱石”四字,这既是当年海瑞登临小天竺时所留的手迹,也是当年骆问礼拜海瑞为师的历史见证。骆问礼在书信开头说的“几二十年矣”,是一个大概的时间,正好与海瑞离开诸暨的时间相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句话在骆问礼身上得以充分体现。二十年不见,师恩不忘。二十年仕宦,骆问礼身上体现的节操,与海瑞难分伯仲,海瑞的人格魅力和为政思想,已经深深教育和影响了骆问礼。海瑞在仕途上清正廉洁,忠贞粹懿,曾因上疏入狱,倍受同僚排挤。而骆问礼如出一辙,他立身刚毅,行事端严,不顾个人安危,屡屡上言谏阻,因进《喉论》三篇而贬为楚雄知事。弃官之前,骆问礼任湖广副使,推官曾维伦就是一个典型的“不理于口者”(口碑极差的人),他依附权贵,诽谤中伤骆问礼,骆问礼虽奉特旨留用,但他最后说:“吾岂以三公易一日哉!”(虽然做官可以达到三公那么显贵的位置,但是也不能代替我每日对父母的奉养。)毅然辞官东归。

    骆问礼是大贤君子。今天,骆问礼在《面奏十言》中提出的“凡议国事,惟论是非,不徇好恶”,已成为当政者的一条至理名言。骆问礼无愧于“海中介之高弟”的评价。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骆问礼和当朝首辅张居正不睦,而在张居正被贬后,他却以一首《哭张江陵》声动朝野,名闻后世,充分展示了他敢于直言的担当和气节。

    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骆问礼写给老师海瑞的一封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dp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