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渤海小吏
读书目的:学习作者“读书得间”(于无字处看出字来)的研读历史的方法,找出至少1个自我改变的触动点。
十行采集:
1.好战必亡,忘战必危。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是利益冲突的极端状态。战争是典型的零和游戏,分为终结乱世的统一战争与打破和平的衰亡战争。
2.历史上的王朝定都大多遵循不成文的法则: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必须分离;以及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必须重叠。
3.谭其骧:首都的选择,其国防条件必须满足“制内”和“御外”两大功能,达成“内制”与“外拓”的统一。
4.生命以负熵为食。
食物是一种负熵,生命靠食物对抗死亡;学习是一种负熵,个体靠学习对抗无知;创作是一种负熵,艺术家靠作品否定野蛮,建构意义;历史也是一种负熵,永不言弃的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地做着“减熵”的努力,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史诗。
5.中国的历史成体系,有前因,有后果,因果循环地极具对称之美。中国的历史哪一个时间段,我们都不能够忽略。每段历史都有它的逻辑,都有它的传承。
6.“所有的错误,不管你读了多少史,你该犯的错,一样都不会少。”因为人性使然。
7.没有一个重大选择是轻松的,历史中有太多的不得已,因为大量的利益与危险交杂在一起。
8.这世间对于你的一切厚爱,跟你的努力都没有太大关系。你的努力仅仅是上场参赛的资格,却不是你一定能成功的承诺。
9.真正让每个人的努力价值产生区别的,是很多其他的维度。很多你通过努力却控制不了的维度,那些上苍的恩赐。你只是很幸运而已。
10.中国的历史很美;中国的历史很有逻辑;它可以让你在未来的人生抉择中微笑从容;因为我们此时此刻面对的人和事;
老祖宗曾经用他们的智慧与血泪做过深度诠释。
一行精华: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生命以负熵为食。
你的努力仅仅是上场参赛的资格,却不是你一定能成功的承诺。
触动,反思,改变:
一直很喜欢读历史书,但一直也没有真的读懂多少。但在这本《舍不得看完的中国史》的推荐序中看到一句话“与其看历史写了什么,不如看没写什么”,触动了我,使我想起金克木先生《书读完了》中提到的“读书得间”之法,于是想好好看看本书作者,在历史无字的间隙之中,到底读到了哪些底层逻辑。虽然“人性使然”,再以史为鉴,也不大会减少自己犯错误的概率,但有学习的过程总是一件愉快的事,至于学习的结果,尽量努力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