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这个词,放到现在还真的难以用自己的理解给它下一个定义。狂热、迷茫、追逐、孤独、寂寞、冷和不顾现实……可能都有,又可能缺少某一项。可是它就在自己曾经某个特定的时期,展现着特定的光环。
高原在书中说:“那时我20岁,并不迷茫,其实我们的迷茫是从40岁开始的。当一个人有过经历,有过得失后,才容易变得迷茫。”话倒也没什么错,得与失从来就不是青春的代名词,它只是人成年后对青春记忆的反思与自省。
01人物
《把青春唱完》是一本摄影集,记录的是中国大陆摇滚中最辉煌的时刻,但对于里面记录的人物,知晓得也就是张楚和窦唯。对张楚的认识也只是近年听到他那首《姐姐》。而对窦唯音乐的知晓可以忽略不计,更多的是他与王菲的爱情、婚姻等绯闻,甚至直到看完这本书,搜索作者的时候才知道高原是窦唯的妻子。
与我而言,魔岩三杰最鼎盛的时期,我不知道他们。因为我生活的地方还是一个信息闭塞的乡村。虽然信息闭塞,还是听说过崔健和他的“一无所有”。只不过在这本集子中崔健只是一个过客。
至于何勇,是在写这些文字的时候才听了听他的“垃圾场”,音乐不错,歌曲不错。
可是为什么没有了后来,集子了没有明述,但何勇的一句话或许就是原因吧。“从今天来看,缺乏一种制度性的东西,……回想我们,那么长的时间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己的音乐世界里,对于我个人来讲,没有能力处理好面对的那么多问题。而且红磡结束以后,……没有一个计划或者新的目标。”
02摇滚rock
作为音乐的一个类别,摇滚的深刻内涵,我并不了解,也没有刻意的想去弄明白。于我而言,不论什么音乐,在某个时刻自己喜欢就好,不会在乎类别,也不会在乎歌手。
中学时代对摇滚的倾向和理解还只是燥、热、吼叫的贴近重金属类的歌曲。也许那才符合青春期所谓的叛逆与张扬吧。所以那个时期把“柔”性的英式摇滚归入了普通的流行音乐当中。
关于批判、虚无、爱情、政治、亲情是否都属于摇滚,不止那时不明确,现在也是“迷糊”。这种迷糊不是对前进的方向,而在于什么是所谓的摇滚,也在于为什么摇滚都在“地下”。
崇拜欧美的摇滚,有MJ,有甲壳虫,有战车,可是那离我们遥远,又离我们不远。遥远的是文化的差异,不远的是音乐能贯穿文化。
03青春不知是吼叫
我奶奶对摇滚的印象是几个老爷们批着长头发,扯着破锣嗓子瞎喊。回想中学时代的各种乐队,还真的都是大长发。至于“瞎喊”,谁的青春里没有呐喊呢?再面部稚嫩、羞赧、腼腆的骨子里也曾会有一头嘶吼的狮子。
青春的确有不着边际的嘶鸣,给旁观的人感觉是搭错了哪根神经。可青春里只有这些吗?显然不止。80后的青春里有焦虑、有迷茫、有不知所措的向前莽,还有被突来的物质冲击的压抑与无奈。
青春,都有梦。梦,有的成真,有的枉然。但,在梦里的人,从不会觉得自己是那个扯着嗓子嘶吼的家伙。
04摄影的记录
作为一个还没入门的摄影人,或者说是一个伪摄影爱好者,看了这个集子,如果没有情怀,单纯的看一张张图片,那基本上和家庭记录式的图片没有什么两样。但正如高原自己所说的,她就在那里,离的很近,用镜头记录下了那一刻,那一刻的回忆、情怀、欢笑、悲哀……
可能有人会和我一样,在开始的时候去集子中寻找可以提升自己、感触自己的东西。当翻遍了这张集子的时候,发现没有,什么也没有。没有现代艺术的脚本,没有所谓的构图,没有什么作品。可是当你合上这本集子的时候,你会有所思,不是思考中国大陆摇滚的巅峰,而是思考自己的图库,自己的家庭影集不就是这个样子吗?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貌,没有渲染,没有修饰。单纯的,只是单纯的记录下那一刻。为得是在将来的某一天,自己翻开集子,回顾自己的青春,回顾的是原本的纯真,而不是做做的装酷。
即使放到商业化的角度来看,把魔岩三杰曾经的写真、唱片封套放到集子当中,价值又会有多大呢?宣传的点反而狭窄了很多。
关于摄影,关于记忆,都有加法和减法。一直都听说摄影是减法的艺术。最近听了叶子老师的课,才知道还有更加复杂的加法构图创作。传统的阴阳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加中有减,减中有加。记忆也是如此,选择性遗忘,选择性添加,不一定美好,可是那就是生活的根本。
把青春唱完。对于魔岩三杰而言,青春早已逝去。对于上个世纪60年代尾巴上的人而言,他们该奏响的是暮年的乐章。青春,他们早就唱过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