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花了一些时间陪伴孩子,也有了一些体验和小小的感悟。
我发现只要投入进去,跟孩子好好玩,孩子就会亲近你。
你看,什么都需要时间成本的吧,而且什么都需要注意力的吧。
注意力是比时间更宝贵的资源。
从这个角度来说,光孩子呆在一直而不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只是貌合神离的话,那样也没有什么用处。孩子他心里明白,你并没有真正花时间陪他,只是敷衍而已。
所以这样的陪伴不要也罢。所以比陪伴时间的长短更重要的是陪伴的质量。换句话说,就是比投入时间更重要的,就是投入你的注意力。
那么怎样才能算是高质量的陪伴呢?
放下你那心爱的手机,全身心地陪孩子。我有一个习惯,和孩子相处时,基本不用手机,所以到了周末,手机的电量基本不怎么消耗。
另外,陪孩子阅读,也是一个很好的陪伴方式。
我们家这位更喜欢的是,疯玩,喜欢闹腾,当然安静读书的样子也很好,但更喜欢的是闹腾。
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现在的观念是:能教的东西,越早开始越好。这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慢慢地灌输和渗透。但由于孩子的学习能力比成年人强,所以这个过程的反馈会比我们预期要好。我给他下了英文的动画片,其实他根本听不懂,但他还是看得津津有味。老婆之前买的识字卡片也用上来。在他一闲下来的时候,就花时间陪他读书。
其实,在孩子在上幼儿园前能够教的东西真的很多。而我们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幼儿教育,包括我之前也是。总认为:
孩子小时候能学什么呀,我们现在哪里还有3岁之前的记忆啊,我们小时候不也这样过来了啊。
这样的想法其实就陷入了经验主义的误区,人类文明难道就没有进步吗?
孩子的神经发展情况是这样的,在0-3岁,孩子的大脑神经元是处于蓬勃发展的,此后神经细胞的发展会慢慢地修剪,那些接受过充分刺激的神经突触才会留下来,而那些没有经过刺激或刺激不够的就会被修剪掉,因为大脑发展这些神经元也是需要营养的嘛!资源也毕竟有限。
孩子的大量发展情况是这样的:
孩子的神经发展情况
再来看经过充分刺激的大脑神经和未经过充分刺激的大脑:
经过充分刺激的大脑神经和未经过充分刺激的大脑
上面的两幅图,想必大家也都看明白了,说白了,孩子为什么会比我们大人更聪明?是因为他们大脑中的神经元连接比我们更为丰富,孩子到了6岁以后大脑内的神经突触就会比3岁前关闭一半。这也就说明的婴幼儿教育其实是很关键的,而这在我们很多家长心中其实都被忽略了。这个时候的教育会达到一种事半功倍的效果。
什么叫突触?就是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连接越多,说明一个人就越“聪明”。
但是,也需要申明的,也并不像某些早教中心所吹嘘的那样神奇,上了他们的课孩子就怎么怎么样了。学一样东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前面也说过了,刺激不够的神经元空触也同样会被修剪掉。孩子的教育,也不是一周去上几堂课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需要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刻意培育,帮助孩子一起练习。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况且,人在成年后,也不是那些神经突触就会一成不变了,成年后,大脑的突触可塑性同样还是很有效的,至少比我们大多数人想象的要有效得多。所以,不断学习真的是会让你变得更加“聪明”。
有没有觉得,当我们学会了一样东西以后,比如开车、敲键盘,这样的动作根本不需要我们大脑思考,不需要进入的我们的意识。这些东西都在潜意识中,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也是同样的东西,那样的连接同样也会在他今后的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不是我们所想象的,反正也不记得了,所以干脆没必要花时间去学了。那些虽然未经过充分刺激而形成的连接,再把它们“唤醒”要比我们第一次去学一样东西要快不是吗?
当然,也不是什么东西都要去学,把自己和孩子累死,最重要的,就是打开生命的更多可能,尽量不要束缚孩子的行为。抱着开放的态度,只要一个行为不危及安全,不妨碍他人,让孩子试试又何妨,脏就脏一点,不要紧。
让那个小小的生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用在意周围的眼光,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最后,我想说的是,所谓的“聪明”与否,通常都是努力的结果,只不过在孩子小时候,这样的努力所收到成效会更大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