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文化”这个词也许一部分人有些陌生 ,它原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给日本文化下的定义。
但同时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深深影响着国人和国家建设。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fc34775c42fce76d.jpg)
这个词最早在尧舜禹出现,在春秋战国形成体系。孔子曾说过:”知耻近乎勇。“礼、义、廉、耻等等这些词,从小就遍布校园,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中华文化。
那么中国的耻感文化是好还是坏那?我们先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一下。
首先是内在,重点在于两个字修身,通过内在的反省,修己,在遇事、处理事情上有自己的操守和道德品格。
奋发向上、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耻感文化达到高度的统一。”浩然之气于修身“便是孔孟为民族内在的概括。
我们总是在做事前脑子里想:该怎么怎么样。这就是民族文化在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一个自己 不知的秤杆。
其次讲外在 ,简单来说是改错和榜样,我们总是不停的改错,上学、上班有不同的榜样。
为什么?就是需要我们不停的改正自身 ,向贤人看齐。慢慢地在精神达到一种至高至善的境界。
说白了讲究个有所为有所不为,道德和耻辱很鲜明,历史和历史人物会正确选择耻辱柱。
显而易见,无论内外的精神和要求,甚至影响,耻感文化在中国是好的代表。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c1b8ce5dc0b77ddd.jpg)
要是从中国村落来说,答案可能就会出现争议了。
在国外与之相对的叫:罪感文化。来自我们没事,要来两句的上帝,你相信他那就有。在宗教的影响下,多数人是相信的。信要祷告,承认你犯过的错,你是个罪人。
耻感文化哪?大家互相盯着,多数情况信息共有,传播途径有时候能说很狭窄,有时候很玄乎。
最能说明就是村落了,在村里,或者说以这样为单位一个群体。办什么不能按照你的想法做,有个词叫:规矩,管你开不开心、愿不愿意。
最典型的当属婚丧嫁娶了,你说你能做得了主吗?你爷爷也不行,也不是说族规,冥冥中有个规矩在。你姐姐出嫁、你结婚 ,你爸爸或者妈妈,总会先去找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人,去讨论些什么。怎么走步骤,咱们这边的那些忌讳。
一片有一片的规矩,你要娶你要死没问题,其他人交给别人。只是死亡是有些熟成的,步骤总是几个抛头露面的中年人,秘密的商量好了,一步步把老人的后事安排妥当。
平时村里发生什么事,个个都把这事当成个秘密。在牌桌或者饭后唠嗑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几个老婶还一副小声密谈的样子,聊完大家不约而同的笑了。
像这样的事情多数,在一两天村里传了无数遍,大家还是当作秘密一样的讲着。可能为了汇集到一起,创造出更完美的版本;也可能为了些其他的。
有时候我就在想,人间最完美的故事 ,是不是从这中间得来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d5d5b339292d0714.jpg)
村落的耻感文化,总是在不同人经历不同事的时候,说好又说坏。
你怎么挣钱,别人不管;但你怎么过日子,大伙就要说话了。觉得这句话好有小时候村里的生活图景。
那个婶穿了什么时髦的衣服,别人要说几句;对门整天大门不开,谁跟谁串门的勤快,鸡毛蒜皮的摩擦,这些别人通通要管的。
记得小时候,村里打架骂街也是常有的事,多是因为孩子之间的矛盾,或者土地粮食的问题。连族内的亲戚也是不例外的,我倒是见得不少。
反而这样严重的事情,过了几天之后,倒很少提起了,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85988b8a52bc1567.jpg)
今年过年在老家,依旧是比城里有氛围多了。大家都常年不在家,好像互相之间更加怀念耻感文化。
互相之间传播的这些小事,使得大家更开心;连我也是,似乎打趣的快乐在于此。
今年听到第一件觉得有意义记录的事情:我四爷的丢失了。
我爷爷有四个兄弟,最为有趣开朗的便是我四爷了,在村里是难找的。小小的个子,嘴角上大大的皱纹,是常年快乐的证明,黑黑的皮肤上带着一顶老人帽。有着我们家族同款的稀疏头发,时不时在牌桌上脱下帽子挠挠头。
这样精神风趣的老头,年前的某一天早晨,走丢了。他向往常一样去赶早市,在三四里地路的邻村。四爷就这样走啊走啊,怎么也走不到。
我叔叔(他儿子)说:那你回不来可算球了 ,咱们这一堂人晚上就不用睡了。大家各种说着,开着玩笑打着趣,笑出质朴的黄牙。
四爷在旁边也一边笑着、一边附和着:“那天早上的雾太大了。”
即使有一丝的尴尬,我也没瞧出。我也四爷那天骑到几十里外,一个叫百里坟的地方。他说从来没有去过,可他就那样慢慢地骑了回来。到家已经傍晚了,我想我叔叔肯定会说他几句,他笑一笑便了之。
我内心说了一句:挺好。接着涌出来一句话:他老了。
连我都不太想承认,他不该是最先犯迷糊的爷爷、一个一辈子的地道的老农民 。
他摸到家的时候,肯定累极了;还有他那辆一走就响的老自行车。
每次看《忘不了餐厅》时,还会想起我四爷。忘不了餐厅给了我很多生命的感动,向他人夸它良心制作时一样,我带不出更多的赞美,似乎他不需要。
我四爷也不需要,一辈子在田地里没几个认识,也甭说什么贡献之类的话,就这样、就那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726ce15b11e6bd46.jpg)
这件事在耻感文化的挥发下,迅速传遍了所有人。可几次我在场聊天中,大家的语气中都没有老了这个词的反馈。
也许觉得这是人之常情,连死亡在村里都会被淡薄。四爷的生活,后来被很多人出了办法,他该怎么怎么样了。
耻感文化在村里,有时候像是窥密的声波,大家拿来消遣,在消遣中说一些条件。至于 你是不是遵从,这他们不强迫。但你总会遵从的。
你我生活在里面,耻感文化像是束缚,有时候又不觉得。多数人一生的快乐就源于此,甚至,有许多搬到大城市的人儿,深深怀念。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11437/28d55b94ef8d71f6.jpg)
我是风修,如果喜欢记得关注,从朴实的文字中透出光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