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伊藤美城两眼含泪地对媒体说:“没有得到冠军,就没有意义。”
我想一个顶尖运动员是时时刻刻都有这种冠军思维的,不然她不可能走到那个位置。
是否一定要成为冠军?是我最近几年的困惑:在做事情的时候,如果太执着于得冠军,太注重结果,会不会陷于和他人的比较中,就会变得紧张甚至敏感?
所以我在做事情的时候,就觉得尽力就好,但实际上每次结果出来的时候,我就特别难过,因为总是差那么一点点。
我所谓的尽力就好,其实只是试一试的心态,每当有这种心态的时候就不会全力以赴,结果也不够好,这是很简单的逻辑。
但是要我在每一次比赛、每一次出场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是最好,能做到最好,扪心自问,我缺的就是这样的勇气。
但是我在看《终身成长》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冠军思维又有了一个重新认识。
美国网球运动员比利.简.金说: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
这样的冠军思维就是:无论你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你总是能找到你所在区域的最高点,就地展开新工作。
比方比赛抽到第1号,状态又不怎么好,各种情况又不顺利,然后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甚至都想好了如果结果出来不够好,自己是有借口可以去讲的。
这样怎么可能成事呢?
但是真正的冠军思维是这些都不重要,是尽管如此不顺利的情况,依然可以取得在我的水平之内最好的。
乔丹当时被高中的校队淘汰,但是他就是相信天赋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去弥补的,所以他成为最勤奋的运动员,也成就了他的无可替代。
从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所说的冠军思维就是“赢”,但是不是赢他人,而是赢自己,今天比昨天更好一点,现有的付出过去更多一点,更努力一点,极致,再极致。
所以当想要追求某一目标,就是要做到最好的决心,就是要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冠军的决心,哪怕没有做到,但结果不会差到哪里去。
追求太阳,可能落在月亮上,但追求月亮,可能挂在树杈上。没有冠军思维的自己,大概就是经常挂在树杈上的吧。
当做一件事情时要求自己成为冠军,就去要求自己做得更最好,就不会偷懒,就不会试一试就行了,100%的全力以赴,成事也许从来只有这一个秘诀。
科比在接受记者的采访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要成为最好的篮球运动员,所有的一切!世界就变成了我的图书馆——让我的技术变得更好。因为知道要寻找什么世界会,世界正好给你想要的信息,百分之百的!
所以冠军就是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无论自己具备哪些条件,就是本着赢过去的自己的心态,努力,更努力。而大部分技能,都是可以通过用后天的努力来达到的。
拥有冠军思维就是坚信只要努力程度足够,就一定能够成事的逻辑。
当放弃对自己的怀疑,对他人和环境的抱怨,而只是专注自己的目标,并且不断的去调整自己的状态达到最好,已经是走在冠军的路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