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日,今天。正直第25个世界读书日。而我关注到了这个读书日,也只是因为我开始读书了。
在隔了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我重新开始阅读。这一段很长的时光,差不多相隔了十年之久。至于为什么又重新读书,理由想了很多很多,但是最后总结了一下,就又变成了“为什么不读书呢?”这样的肯定的疑问上面。
4.22日,看完了《1978-2008私人阅读史》。就像编者胡洪侠在最后说的,“这是一本关于书的书,而这一类书总是让人回忆和怀旧”。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仔细考量了一下自己的过往。
我拥有的第一套书是《十万个为什么》,上下两册,很硬且厚的封面,每一篇的内容很短,一页一个问题,会配上一副图画。现在回想起来,无论是纸张还是内容都是粗陋不堪的。但是也有装订精美了,成套的好多本,内容比我的那一套丰富的多,像这样的我在同学那里见过,当时是十分艳羡的。但是那个时候看书,其实更偏重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真正要觉得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那还是小学四年级以后的事情。
四年级以后,我从农村转学到城里上学,同样的,学习的风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那个时候班级里面有一个图书角,班主任会让我们把自己的书放在那里分享给同学(现在想想,共享经济从那个时候就有了)。也就是因为这个读书角,我的阅读生涯也开启了。从《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到《雾都孤儿》《格列佛游记》等等,阅读量有了非常大的提高:那个时候的感动来自于小美人鱼的悲惨遭遇,来自于卡西莫多的勇敢善良,来自于很多很多书中的人物的悲欢离合。
初中以后,随着知识量的增加和古文的学习,我对于一些古典小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语文老师推荐我们的是四大名著,但是《红楼梦》我一直没有耐心去把她看完,看看停停,直到放在角落里再也找不见。最喜欢的是《三国演义》,看了有好几遍,每次看的时候都是热血沸腾,那个时候,向往战场,向往英雄,向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霸气。所以整个初中,伴随我最多的就是《说唐全传》,《杨家将》,《隋唐演义》这类通俗演义小说。
到了高中,相对于初中,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学习上,看课外书的时间就变的非常之少。
甚至于很多时候只能每天晚自习结束,等到宿舍熄灯,才敢借着手电的光亮躲在被窝里偷偷的看。那个时候往往是看一会就要把头探出被窝呼吸几口新鲜空气,才能从闷热的环境中缓过劲来。尽管条件恶劣,但是依然乐此不疲。高中阶段,不得不提的书是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初识这本书,是来自于朋友的推荐,但是当时推荐的理由却不是那么冠冕堂皇:因为里面有性的描写。当时朋友推荐给我的时候,那猥琐的样子我现在依然记得。抱着好奇心,我开始接触这本书,当然一开始就是冲着里面的那一部分性的描写去的。但是看完后,就觉得很喜欢他的小说的调调,那个时候没有对于他的小说的内容的深刻认识,就是觉得他的文风非常吸引人,后来就陆续接触了他更多的小说,才渐渐了解他的小说中的物我一体、悲喜与共的自然观。
大学是一个充满“梦想”和“自由”地方。刚进入大学的时候,信誓旦旦,要把高中很多没看书的时间补上来,最大的梦想是看很多书。大一的时候,也确实让梦想起飞了,看书的量基本上保持在一星期4本左右。那个时候每一星期都会往图书馆跑,借回来就窝在宿舍开始看书,什么书都看,一年下来陆陆续续差不多看了有200本。但是随之而来的“自由”,却让梦想搁浅了。我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很自律的人,容易被外界的环境动摇。所以,大二开始,我对于看书也开始动摇了,从一周4本,到一周一本,到后来从图书馆借的书就一直放在桌上直到期限到了去还掉,后来,可以说基本就没怎么看过书。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虽然中间会看一些,但是一年可能总共也就几本书的样子。这就是我整个的私人阅读史。
再回到《1978-2008私人阅读史》,书中是34位在文化领域颇有声望的前辈谈论他们30年的阅读心路,顺道的把这30年间他们认为,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做成书单推荐给了读者。从1978-2008,虽然说得是私人阅读史,但是看他们的文章,却发现这更像一个时代的阅读变迁史。就如作家王鲁湘认为,从80年代到21世纪,变迁是一个从“集体阅读到个人阅读”的转变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看书是为了获得心灵和精神上的享受,看书是为了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80年代以后,阅读更偏向于专业阅读,提倡实用主义,“已经很少有精神阅读方面的争论了”。
这其实就是一本讲述整个阅读变迁的过程,从里面各位前辈的历程中也可以看出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史,在他们的文章中,30年的历程显得惊心动魄,趣味盎然。所以,借着他们的这种心情,我写下了自己的阅读的历程。虽然我的阅读史可能只有短短的10年,但是每每回忆同样充满了作为少年人的为数不多的乐趣。
所以,我为什么又开始读书了呢?可能我就是想延续这种乐趣吧。因此,为什么不读书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