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当孔院谈到一首著名的曲子,他说:“这首曲子韵律节奏优美,同时让人感觉极为庄严肃穆。”当谈到最近的另一首曲子,孔子说,“这首曲子虽然韵律节奏优美,但在凝重庄严方面还是欠缺完美。”
这是网上百度问答中有关于这句的解释,结合孔子一贯的政治主张,他向来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主张实施礼治,仁治,德治,以礼待人,以仁助人,以德服人,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共同维持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所以个人觉得通过这个解释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内在涵义。
孔子在这里谈到对艺术的评价问题。他很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这是有明显政治标准的,不单是娱乐问题。美与善在伦理价值上有髙下之分,孔子对这两种乐曲的不同评价,体现了他对舜以禅让得天下和周武王以武力得天下两种方式的不同态度。
对于音乐的感觉,肯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而孔子对于音乐自有他独特的欣赏。《韶》、《武》,两首乐曲,除了它们本身的旋律之外,孔子感受了更多东西。舜的天子之位是由尧“禅让”而来,因此孔子认为尽善尽美;而周武王的天子之位是由讨伐商纣而来,尽管是正义之战,在孔子看来却是尽美而未尽善的。
韶乐,史称舜乐,传说是帝舜所创作,是中国传统宫廷音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
周乐《大武》,是武王伐纣胜利后由周公创编的,内容就是表现武王克商的丰功伟业。据春秋时孔子所见,这个乐舞开始先有一段长长的鼓声作引子,舞者(战士)持兵器屹立待命。接着是六段舞蹈:第一段舞队由北边上场,这是描写出兵的情形,第二段表现灭了商朝,第三段继续向南进军,第四段表现平定南部边疆,第五段舞队分列,表示周公、召公的分疆治理,第六段舞队重新集合,列队向武王致敬。舞蹈虽然是用的象征性手法,并不象舞剧那样描绘人物和矛盾过程,但无疑这是一部表现当时重大事件的叙事性舞蹈作品。
周公将这六部乐舞加以集中、整理、规范成一个整体,作为国家的礼制,用于祭祀、庆典等活动。并对它们的演出仪制、祭祀对象、服饰道具、乐歌宫调和舞者身份、演出场合都作了明确的规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