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于《天龙八部》的一些浅谈

关于《天龙八部》的一些浅谈

作者: 翁继东 | 来源:发表于2021-03-03 16:48 被阅读0次

    作为一个连金庸先生“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部大作都没看完的人来说,妄谈金庸先生的小说简直是贻笑大方,哪怕是所谓的“浅谈”,但是既然看过了,写一些读后感,一来是完成自己的写作任务,二来是总想写点什么聊以慰藉。

    我想大部分80,90后对金庸先生的小说的了解都是从形形色色的电视剧开始的,我对天龙八部的了解也是从97年黄日华版本开始的,我不得不说,90年代的港片,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这部黄日华版的《天龙八部》是我最爱看的港版电视剧之一,当然小时候看,觉得就是一部男人的爽剧,乔峰的英雄盖世,顶天立地,以及在带音效的降龙十八掌,段誉的白面书生,以及数不清的女人缘,然后虚竹的运气爆表的开挂人生,都让儿时的我们想入非非,觉得以后的人生也会像他们一样充满传奇。

    回过头来说小说,其实小说的剧情跟我们看的电视剧剧情差不多,略有改动,《天龙八部》是金庸先生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这部小说从1963年开始创作,历时4年完成。前后共有三版,并在2005年第三版中经历6稿修订,结局改动较大。这部小说以宋哲宗时代为背景,通过宋、辽、大理、西夏、吐蕃等王国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想象力之丰富当属“金书”之最。作品风格宏伟悲壮,是一部写尽人性、悲剧色彩浓厚的史诗巨著。

    小时候对金庸小说的理解都是停留在那些奇奇怪怪的武功招式,以及那些俊男靓女身上,但其实很多年以后再看小说,其实发现《天龙八部》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都是集大成者,比如段誉的“凌波微步”是出自曹植的《洛神赋》”休迅飞凫,飘忽若神。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比如”北冥神功“是出自《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再比如“降龙十八掌”的大部分招式出自《周易》,以及天龙八部本身的佛家用语,读完不得不佩服,金庸先生集大成的文学,佛学,美学的造诣和成就。

    当然这部武侠小说,属于金庸先生中期作品,在思想上有了很多成熟和修正,在创作《天龙八部》时,金庸对民族矛盾及民族国家之间的冲突,有了新的思想认识和新的处理方式,即不再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而是升华至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的考虑,更多的倾向于和平主义和民族的和睦与团结,从而超越了狭隘的民族矛盾,对战争与和平有了崭新的思考。他在写《书剑恩仇录》时,有很强的汉人正统思想,觉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了天龙八部,他的思想有了全新的改变,《天龙八部》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绍圣年间,在这一历史时期,大宋、辽国、女真、西夏、大理并立,五个政治集团为了各自的利益展开了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尤其是实力最强的大宋和大辽,互相仇视和欺压,种种情状,令人不寒而栗。在《天龙八部》中,无论是大宋王朝,还是契丹社会,都一致认为抵御外族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有深受身世之苦的萧峰在想:“我们这些人说一样的话,吃一样的饭,又有什么分别?为什么大家好好的都是人,却要强分契丹、大宋、女真、高丽?你到我境内来打草谷,我到你境内去杀人放火?你骂我辽狗,我叫你宋猪?”然而,在那民族纷争的时代,没有谁能听到萧峰那微弱的声音。在盲目的“排外”思想的指导下,宋辽边境的军民不断的对异方烧杀抢掠,而每一次的“打草谷”其实就是一次次民族纷争下悲剧事件的永无止境的延续。金庸正是持着一视同仁的基调进行创作,因而对各民族之间永无休止的仇杀争斗流露出无比的痛心,也使整部《天龙八部》的民族纷争显示出一种苍凉的悲剧色彩。

    佛家讲究“贪嗔痴”,而天龙八部里面芸芸众生都逃不过这三种,以“贪嗔痴”三者为基础,《天龙八部》最大限度地综合了人世间的一切痛苦,书中所有的人物,无不生活在这样那样的痛苦之中,每个人的一生都带着无可逃避的悲剧枷锁。贪、嗔、痴这三条巨绳织成了一张巨大的、无处不在的网,每一个人都是网中人――而这一张网,正是“人世间”的一种深刻的象征。这样的世界中无人不冤,没有人能逃离这张巨网,所有的行为都造成了一份这样或那样的罪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于《天龙八部》的一些浅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pq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