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师说,那些会文章的人,几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么回事。而潜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们又不会或不屑于文字。文学就这样一百年一百年地,与真实背道而驰。
今天和一个同窗聊天,她说我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单位搞理论研究的真是不切实际,弄出来的东西一套一套的,漂亮得很,高大上得很,不过算是坐在办公室里天马行空想出来的。那些搞工程的呢?自然是很接地气,对新的事物新的东西又比较排斥,很容易让他们做出来大的改变。有没有异曲同工的意思呢?
一旦你对生活无所求,或者你对单位无所求,你会发现你活得很洒脱,没太多压力。
掼蛋在这边很是流行,一到晚上,宾馆大厅的休息区,总有好几个桌在打掼蛋。想起来读书时大家热衷于打升级,很久远的事情了。升级似乎没那么流行了,又或许大家都忙,难得有时间在一起放松。
不太热衷什么同学会,同学聚会,觉得朋友不需多,聚会也越少越好。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闲工夫去凑别人的热闹。不过有朋自远方来,有多年未见的同学来到,还是要尽尽地主之谊。这不,暑期到了,这样的机会也多了起来。
写作的人都是孤独的,热衷热闹的人怎么能坐得住呢?听说很多写作人像修行者一样找个清净地方,甚至去到东南亚等国家去,静下来安心写自己的文字,也是蛮有意思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