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时读不懂鲁迅先生的文章,生涩、沉闷、悲凉,不是少年喜欢的风格,并且确实读不懂鲁迅先生的深意。年长后,尤其是工作了一些年,对待人世关系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不再那么天真烂漫;对于生活的苦楚,有了更深的体悟;时局变动,透过视频、书籍深知落后、入侵、战争、愚昧的后果,这时候读鲁迅,就爱不释手了。以前不理解的,都成为了现在的珍宝。
今年五月的时候,就想写一写“我眼中的《祝福》”,因为工作的变动,直到今天才有时间落笔,跟大家闲聊下《祝福》。
一、谈谈文章内容
01语言干净利落、直中要害
再读《祝福》,不得不感概鲁迅先生的语言像狙击手的枪子儿,射出即意味着命中。
文章开篇时,写他与本家四叔见面的场景,短短三十来字塑造了一个老派守旧的监生形象。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拜访的朋友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暗含着这人,就在一个守旧的孤岛上,捏着时间过日子。“祝福”就发生在这么一个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压抑之地。
鲁迅先生用简短、准确的语言营造了出了鲁镇“吃人”的恐惧、压抑的氛围。
03叙述结构的灵活
开篇总序回鲁镇的时间,按照时间的脉络记叙了“我”在老家的日子。 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读者概览了“我”这些天的行程后,笔尖转而回忆起了昨天。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
二、谈谈个人感悟
在此,我不想聊悲哀的祥林嫂,她只是一个时代典型的悲剧。
题为《祝福》,lun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