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课如果没有实物图观察 很容易变得呆板,我们上课不是全部科学学科听,其他学科老师都在,如果照本宣科会很无趣。设计时换个角度,我要是学生 我要是听课的老师我坐得住吗?我觉得有意思吗?
第一步都是备教材,即按教材来,看教案讲,但是如果能进一步备学生把自己当做学生就大不一样,有的课本身已足够有趣,这时你担心的就是课堂的控制和驾驭,而有的课说实话并不有意思,至少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尤其是我们校的学习阈值很高的孩子,这时老师就要挖掘他的有趣的点,比如动手,比如生动,比如联系周边生活,这样的课就有可能冲出去。否则,听课老师和学生都是如坐针毡觉得跟漫长。
这套教材是面向全国的,所以设计的问题是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只好这样设计,不好具体指向。
原来这一节课我曾经试过拓展 长沙 或者湖南的地形,学生兴趣非常之高。
长沙或湖南没有的再用灯片或分小组分发图片观察,找出地形特点。
课堂讲述时怎样不平淡,更生动?
不要全采用一问一答。
学生分小组观察来汇报,用自己的话讲。不用一个就讲出正确答案。
找易混淆的图让学生讲,以正视听。
用实物,故事,亲身经历,新闻事件多种方式引入相关内容。
学生自己画简图+文字阐述特点,板演。
建议找些教具,分组观察,联系实际,全体观看的灯片效果要更好些,震撼而特点鲜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