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再善良的人也不会为今天吃了猪肉而为猪默哀,为什么呢?因为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一个假设:人是第一可宝贵,其它动物再宝贵也只能排在第二、三、四位。
这个假设从哪里来?
在古时采猎时期,人并不认为人是比动物高贵的,而是认为人跟多大数动物一样,是这个世界的一员,跟阿凡达一样,大家是平等的,甚至比人类更为高贵,这从很多部落的是以动物作为图腾可以看出,比如狼图腾。
后来进入农耕文明,人类学会的种植技术,畜牧技术,连狼这种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被我们驯化成狗,任人类随意宰杀,这时全物种平等的观点就不适用了,宗教就孕育而生了。
赫拉利说基督教其实是一个交易----在农耕文明时,人类之所以超脱了所有动物之上,是因为神说:只给了人类灵魂,其它动物是没有了,作为交换,人需要只对神负者,按神的行为规则行事。有了这个交易,农耕文明时人们认为神是第一可宝贵的,人是第二可宝贵的。
宗教赋予了人生活的意义,比如基督教要求人们信仰上帝,只要人们按基督教的教条行事,哪怕再坏的事情也一定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比如上天堂 。一直到进化论的出现,基督教这套说法就被证伪了。人类之所以能地球上对其它动物生杀予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根本不需要神灵的庇护。
那么接下来需要有一个新理由说明人类比其它动物高贵:人有意识,动物没有。
赫拉利说:意识并不是人类特有的,而且也不是必须的。
假设我们在高路上开车,突然遇到前面的一不远的车辆急刹,我们心里也会被吓了一掉,马上踩刹车或者变道;而如果是一部自动驾驶的汽车,碰到这种紧急情况,也能做过刹车或者变道的判断。两种情况最后做出的反应是一样的,区别是后没有恐惧的意识,纯粹是在计算机已经设计好,遇到A情况就做B.这个时候人类的这个恐惧意识根本没什么作用,难道没有恐惧,我们就会撞上去吗?
像扫地机器人,没有电了,就会自己回去默默充电,它并不需要“我饿了,我渴望食物"这个感受,而人类如果也能有"体内食物不足,需要进食“这个信号,不一样也能指导我们去吃饭吗根?
现在的生物学家对人脑的信号传递和决策系统了解得越多,就越认为我们根本不需要意识,看到老虎就跑,看到车来就闪,大脑把老虎、车辆的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把神经信号传递给大腿,大脑就跑了,就像编程里的if....then....,整个过程跟计算机一样,没有恐惧意识是照样可以运行。
而且意识不只存在于人类,很多动物都有意识,比如牛的舐犊之情,一生只有一个伴侣的企鹅。
所以意认并不能证明人的高贵。那人到底比动物强在哪里?
人有想象本不存在事物的能力。
动物只能想像它见过的客观存在事物,比如猫饿了就会想象1条鱼,但是他不会能想象一条美人鱼。人却不同,人可想象不存在的事物,比如,神。
这个功能非常厉害,人类能够想象出神,就能让实现大规模的协作。比如欧洲人为了共同“神” 就能组织“东征十字军”,比如想像出金钱就让物质交换变得高效,上帝,政府、民主、自由、法律、国家、公司、价值观。。。。。都是为了让人能够高效合作而虚构出来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宗教。
赫拉利对宗教的定义:
1.他有一套号称不是人发明的,而且不能被人改变的道德法规(moral laws)要求人们必须遵守。
2.它给人们一个许诺:只要你 遵从这套法规,就会有什么好处。
3.它的目的是为了巩固自己设想的社会秩序。
欧美社会最大的宗教:自由主义。
在中国人看来在欧美很多地方无法理解,甚至有些矫情。
强调个人的感情,很少突出集体利益。电影里因为因为一个小兵苦难否定整个战争。
家庭互动中,美国父母跟孩子更多处于平等的地位,会很注重对方感受,甚至父子间以名字相称。
照顾弱势力群体,甚至到纵容的地步。比如,为监狱里的罪犯的权利而四处奔波。
对“政治正确”的要求如此之严格,以至于稍微流露出一点(种族、性别、年龄)会有大麻烦。
这些就是“自由主义”
我们上文说过当我们信仰神,神给了我们行为规范,道德的指引,对于我们的进行大规模的协作功不可没,而现在科学进步,人们都不信仰上帝了,那么作为协作基础“道德规范”从哪里来?
赫拉利说:所谓现代性,其实是一个交易——人们放弃“神”赋予我们生活意义,去交换科学的力量。
而我们的可以自己给自己找生活的意义:人文主义,自由主义则是人文主义中主流的一种。
人文主义,倡导我们崇拜人性,用人性取代过去宗教里神的位置,用人的体验,给外部制造意义。
说白了,就是对一件事物,到底是好是坏你自己说了算,你觉得是好的就是好的,你觉得是坏的就是坏的。
赫拉力举了个例子。比如说现在有个有夫之妇有婚外情,心理很挣扎去求助心理医生。心理医生会告诉你遵从你内心的感觉,你感觉好那就是对的,你感觉不好那就是错的。而在中世纪去教堂求助牧师,牧师就是会告诉她上帝是怎么想的。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自己可以为所欲为,套用经济学的一句话:行使你的权利但应该以不伤害别人的权利为界。
赫拉利说,人之所以是第一可宝贵,是因为在自由主义里每个人的体验都是非常要求的?这基于三个假设:
第一、我有一个不可分割的“自我”,有且只有一个。
第二、这个真实的自我,是完全自由,有自由意志不受外界干扰。
第三,没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自己,我自己事情必须我自己说了算。
自由主义的危机是什么呢?现在有足够多的证据说明这三个假设都是错的。
自由意志是个幻觉
美军研发了一种叫做transcranial simulators 的头灰盔,可以让你去除不想要的想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实验证明头盔的确有利于士兵战斗,还能促进学习。这就非常严重,如果没有带头盔,你可能学习30分钟觉得有点累想玩会手机,结果你带了头盔之后,连续学了3个小时都没有开小差,那么想玩手机这个意志就被消灭了只剩下学习的意志,这还能叫自由意志吗?
只有一个自我?
假如你上班的时候看到一个蛋糕,刚好你肚子有点饿,这时候你心里有考虑要不要了这个蛋糕:
我肚子饿了,我想吃这块蛋糕。
上班的时候吃蛋糕会不会不太好?
这个蛋糕看起来挺好好吃,我想吃。
这个蛋糕是不是放在这里会不会变坏了?
这个蛋糕是谁的?我吃了他人会不会生气?
最后决定吃还是不吃这个蛋糕,是内心的好几种声音竞争后得出的,这些相互矛盾的意见哪难道每一个不代表内心的一个自我吗?
人真的是最了解自己的吗?
计算机算法就比你更了解你自己,为了“你自己的利益”,你应该主法替你做决定 。
比如你要开车回家打开高德地图,它会自动帮你规划回家的路线,避开拥堵的路线。如果按自己的选择开十有八九会花更多的时间在路上。
现在有科技能把芯片装在人身体上,实时检测血糖等指标,你正在吃一块肥猪肉,芯片提示你要控制饮食,你这时吃还是不吃。
从以上三个方面看出,自由主义的三个假设不再成立,人是第一可宝贵的观点岌岌可危。
也许有人说,就算的这三条假设都出了问题,那现在不是也挺好的吗?经济增长,文化繁荣。赫拉利说:那只是到现在,真正的未来比这个更复杂,从现在看来,世界有三个趋势,对应着人的三种不同的命运:
1.人工智能如此 强大,人作为一个工作者的经济价值和军事都没有了,那么政治经济系统就会认为人没有价值。
2.也许人类整体还是有价值的,但是每个人作为个体,是没有价值的。
3.也许有些个体还是有价值的,但他们是经过生物学升级的“神人”。
以这三个趋势为基础,世界正在酝酿2种新的宗教:技术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
技术人文主义
人工智能让人类成为无用之人,算法让人类失去权利的决策权,那么成为“神人"就成一些人选择
但他们已经不是“智人”而是利用生物技术主动升级的人,但这不是所有人都能升级,只有极少富人能花得起这个费用。
而这个升级目前已经开始,我们之前所说美军头盔,带上能更高的专注力,在战头上和学习上大幅度提高 。假如现在有2个高三学生,同样的智力水平,同样的学习时间,1个有头盔1个没有,那么有头盔的学生高考成绩肯定比没有的强,这不相当于升级了吗?
现在有一些作者创作时喜欢服用精神药物提升自己的灵感,写出漂亮的文章,假如这些效果能永久固化而没有副作用,那么这不也是一种升级吗?
当神人这个明显优越于智人的物种出现,那么神人会用什么态度对待智人?孩子?宠物?奴隶?
这种以神人取代智人的思想,就是技术人文主义
数据主义
世间一切学学科,不管是科学、文学、音乐还是经济学,其背后都是数学模式。只要数据足够,算法完整,数据可是解释所有,并且指导未来。
现在我们试图理解数据,但现代数据 主义都认为,数据太过复杂 ,我们只需要在这些数据中发现规律拿来用就可,无需理解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
人类接下来的历史,就是给这个数据为增加数据,优化算法,增加系统的运行效率。
只要数据足够,算法精准,这个网络就能比我们自己的更了解自己,从而帮我们解决各种问题,替我们做出各种决定 。
到时候,与其让神人领导,还不如信奉这个网络 。
假设将来我们真有这么一个“万物之网”
那么慢慢的,完善这个“万物之网”将成为人类最值得干的工作,最后万物之网就成了世界第一可宝贵的东西。也许能让我们奋不顾身为之战斗的,不是国家,不是人民,而是“万物之网”。
这就是新的宗教:数据教,也可以叫数据主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