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中,戒、定、慧合称三学。三学之中,定学是核心,是枢纽,它起着上承净戒,下启觉慧的殊胜作用,应当对其给予必要的重视。在原始佛教中,戒法保障了身份;而业处才是一切佛子的正务。每日加勤训练,并结合佛教特定课题之慧观,以此修行解脱。
定学是技术,为印度固有的传统技巧,在佛陀以前,已有充分开发。佛教加以运用并改造,成为不可或缺的必备“工具”。但因为过于基础与普及,所以易被忽略。毕竟是一切智慧功德的立足处,还是必要掌握的。
禅修技巧随部派教理各有发展。早期佛教,基本业处方法是不净观与数息观,称为“二甘露门”。到了系列“禅经”不断传出的时代,则以“五门禅”(五停心观)为主。到大乘瑜伽师的时代,教理大成,发展了与之相应的唯识观法。
在《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中,佛对弥勒全面述说有关大乘瑜伽止观之课题。如《分别瑜伽品》说:“诸毘钵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与此心,……当言无异……由彼影像唯是识故。善男子!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表达了瑜伽师在瑜伽境界中,对所观影像的说明。
观三摩地所俱之所行影像与观的能缘心体没有差别。这个观的三摩地所行影像,并非外在的客观“实境”,而是内在的“识现”——“识所缘,唯识所现”的。心是能缘,境是所缘,“此中无有少法能见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时,即有如是影像显现。”
“如依善莹清净镜面,以质为缘还见本质。而谓我今见于影像,及谓离质别有所行影像显现。如是此心生时,相似有异三摩地所行影像显现。”定境中的能所取是这样,不在定境中的有情散位,不由功用自性住心所缘的色等影像,情况同样如此。
由于凡夫,出发于旧有惯性的认识,对于缘色等心自所变似的影像境,不能如实了知“唯识所现”之真相。将心识当作外在客观,执著于心外实有的外境界,生起贪著,无法舍离。贪著不仅仅是欲染,而是指习惯于纠缠,并因此造业不息,不得出离。
圣者以圣智圣见证悟后,为了方便有情,假立名相,好让人们明了法性。学人依照“三藏十二部经”,认真听闻、正意接受、善巧思择。经过消化,对课题胸有成竹,然后在适当场所,专心一意如理思惟,使心安住。生起身心轻安为止,求止后将身心之轻安为修观的所依,依此则可善观。
行者对于由听闻正法所得的,以及分别所得的所知事的同分影像,在实践止观时观察拣择,普遍分别寻求、伺察。这个同分影像不是自身的实相,而是能缘心上所现的影像。对于所取影像相,以止观的实践,使心安稳,不再作其它所缘,就能获得究竟圆满。
大乘瑜伽止观是能缘,所缘有四:“一者有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二者无分别影像所缘境事;三者事边际所缘境事;四者所作成办所缘境事。”瑜伽行者在见道位前,获得止观行,已得有分别影像所缘及无分别影像所缘。得见道后,再证第三事边际所缘镜。此后在十地位中,对前三缘境数数作意思维,使能缘的观智逐渐增长,所缘妙境逐渐显现,是为“修道”。
菩萨在定中发出一切法的无分别智,以此出世无分别智,除谴三摩地细粗内相;一切随顺杂染分相皆悉除遣,一切粗重相也得以遣除。在进入见道时,于初地中,永断相及粗重二缚。在其后地中,逐渐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到因圆果满之位,更得第四所作成满所缘。
大乘瑜伽止观法门,以严持清净的戒行,清净的闻、思所成的正见为因来修,获得善清净戒、善清净心、善清净慧的如实果报。除了这正所得的果之外,一切声闻及如来等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都是依之所得。行者勤习瑜伽止观,必将得到无上正等正觉。
修定有六个要件:意乐(发胜意乐欣求解脱)、依处(积集资粮断疑除恼)、本依(依所观境成就正定)、正依(依三圆满如法受学)、修习(依四静虑恒修三相)、得果(依所修定得殊胜果)。
首先应该发起殊胜欣求解脱之意乐。趋吉避凶为人类本性,用殊胜二字,确定不以小利为足。一般人接触宗教,为出欲苦界,到天乐界。原始佛教说解脱,指出离三界,不受后有。前者靠修十善业道与世间禅定可得,后一种则要依靠佛教特定之慧观课题。
大乘所追求的,是间于两者的。首先不证小果,不到绝对解脱;因为这样有违菩提济世的本怀。其次同样不能一味追求人天报乐,因为那是福业修法,不能增长菩提。发起殊胜解脱意乐,就是大乘所说的立大志愿,发起上成下化、自他俱度的大菩提心。
如《解深密经•分别瑜伽品》说:“菩萨法假安立及不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依、为住,于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钵舍那。”依此修定属世出世间的殊胜大乘定。
大乘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正知见。正知见是正确方向,也就是般若慧。没有正见而盲目发展方便与热情,只会使人在红尘中越陷越深。菩提心是出离心的反作用力,避免直接趋向涅槃,以保证持续自利利他。
此处说欣求解脱,属于出离心。听闻佛法,了解真相,如果善根资粮具足,便会生起敬仰向往之心。随之专精修行,逐渐亲自体验到无常无我的真实苦相,便会自然生起出世厌离之心,这也是修行的动力。如果能够想到众生皆苦,希望自他都能成就,便是大乘出离心。
积集资粮断疑除恼:资粮指成就圣果的智慧福德基础。如人远行,必须路资粮食以为资助;欲证菩提,应以善根功德作为资粮。佛名“两足尊”,意显福德智慧二皆圆满。
资粮有两类:世间资粮与出世间资粮。世间资粮指资身用具与修行环境。而出世资粮,特指佛教正道与清净戒行。修行应当止十恶而修十善,更于佛教广学多闻,真实发心。依据身份受持戒法,严净持戒。然后认真开发信德、长养善根,这是积集资粮的第一步。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度。”对于正道,要有充分的信:信佛真实功德,信法一定有用,信我必定成功。当然,不能无证而信;比如神教说:圣教天启。那是别人的经验,未证先信,容易造成障碍。
疑是根本烦恼之一,但佛教并不鼓励人云亦云。如《嘎拉玛经》与“四大教法”的精神,佛陀鼓励因证而信。初果圣者于佛法僧戒恒生净信,这是真信实信,故称“四不坏净信”。在佛法中,亲自验证,断疑生信,才是决定胜解的如实智慧。
佛法并不鼓励未证先信,也不赞成因为神迹而皈信,因为无法凸现真理可贵。一切宗教,都会宣称自己才是了义,到底听谁的呢?另外,未证先信还会导致名利贪欲与骄慢高举之念,由于不能正确实践正法,反将正法当作“学问”,从而造成染污。
听闻正法,抉择法味,发起殷重之信。清净戒法,善护诸根,食眠知量,于四威仪正知而住。选定业处(《清净道论》说有四十种方法。)徐徐用功,不急不缓,使心等持,渐薄五盖(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疑)。
相续于所观境,心一境性为止。依于圣言,专注一趣,如法简择思维一切法义,或趣于止,或趣于观,或止观双运。如果遇到困难,要善于对治,才能得到“出离”(发胜意乐欣求解脱)的果。
依三圆满如法受学:师资圆满、所缘圆满、作意圆满。人之初生,性如白纸。人非生而知之,必要德行教化,这有赖于师长的教授。所谓“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我们都是听闻佛教,蒙受佛恩的人,所以称释迦牟尼佛为本师。如今佛虽涅槃法尤存,那就非常需要明师的指点了。
真正的明师应具备五德:多闻、见谛、善说、慈悲、欢喜。多闻:对于佛法,广学多闻。所谓言善通利,意善寻思,见善通达,胜解法义。或缘小总法,或缘大总法,或缘无量大总法,是名多闻。所以作为真正的善知识,首先应该成就多闻。
学生好比顾客,明师好比商店。顾客来商店,除了要良好的态度,更要有琳琅满目的货品。有一个主打商品,还要有其他的配合。学生自取所需,提出要求。遇到商家缺货,实在无法提供,也要有介绍去别家的能力,如果不能做到态度良好、货源充沛、信息畅通,这家店便无法永续经营。
见谛:对于法义能够如理亲证,成就现观。善说:乐说正法,辩才无碍。有慈悲:有诲人不倦的热情。常生欢喜心:说法本是好事,如果不能生起欢喜,便成障碍。利益他人,不能造成自法衰,这是底线。能够兼顾自他,都能得益才好。教学工作还有一个好处:能够找到自己的盲点。同时看到学生们不断成长,应具欢喜心。
所缘圆满:法为所缘。有了明师,还要有完善的课程提纲。对于佛法中的所有法义,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食等事。观察学生器量,毫无保留,尽其所有而作相关传授。讲课时候务必条理清楚,井然得当,实事求是,如理称量。
作意圆满:明师善说,弟子善听,但文字毕竟有漏。佛陀运用文字,将真理与解脱之道传授人间。人们依之修行,不断传承。佛法真道,必要实践,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通过文字教授,还要作意圆满。世亲说:“以闻为因所起意言能与圣道涅槃为正因故,缘此意言,所有作意皆得圆满”。
依四静虑恒修三相:四静虑指色界四禅,由寂静、善能审虑,而如实了知。四禅之体为心一境性,用为审虑思维,特点是已离欲界的感受,而与色界的观想与感受相应。学人依此四静虑而修,能对治烦恼,生诸功德,故称“根本禅定”。
由正修正法,不断练习,逐渐降伏五盖,生起初禅五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进一步断除寻伺分别,进入二禅。继续远离二禅的喜,成就“行舍、正念、正知、乐、心一境性”五支,达到三禅。再远离三禅妙乐,住于不苦不乐的舍受中,达到“舍清净、念清净、不苦不乐受及心一境性”,称为“舍念清净”,达到色界最高的四禅。
四禅都是在心一境性的禅定状态中,根据心念的活动及感受的差异而形成,所以称为“静虑”。在心念的活动上,也就是在意言分别的粗、细、有、无上,有三种差别。
有寻有伺:寻谓寻求,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粗略观察;伺谓伺察,在意言境上对事理进行详细观察。此有寻有伺境通欲界及色界初禅。眼等前五识缘色等境时,行相粗显,意识与之同起,随外门而转,缘虑分别,故寻伺心所恒常与之相应,名有寻有伺,此唯在欲界。
若除鼻舌二识,意识随前五识中的眼、耳、身三识缘境(取相)而转,则唯在初禅。若定心增长,离粗分别,唯有细察心念,则在初禅上与二禅近分,称无寻唯伺。二禅以上,寻伺粗细两种心念俱除,一心禅寂,称无寻无伺。
能知的心识去认识所知的诸有漏法时,本应了解它的如幻如化非有似有的。但因有漏的相分力,使能见的见分失去这种力用。而且由无明蒙蔽的因缘,不特不能了知有漏的色心等法是如幻非有,反而妄执它有实在的自体。
前六识对各自所缘的相分,本可了知它是如幻非有的,但因第七末那识恒常有我痴、我见、我爱、我慢,并与它相应的关系,以至影响到前六识的认识不清。妄执自所缘的境相有实在的自性,因此产生“相缚”及“粗重缚。
如此专心一处修止,如理思维修观。勤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以对治两种障:前者对治粗重障(外驰五欲),后者对治见障(于诸圣教不得随欲)。吕瀓先生说:粗重障是五盖,由修止所断;见障是因于境相所起诸惑,由修观所断。二障俱遣,止观双运,是为定慧等持。
等持,不能沉、也不能掉,内心清净相续(保持明晰)。或单修止,或单修观,或止观双运;既无散动,也无昏沉两种随烦恼现行的无功用作意,及心任运转中所有作意(舍相)。修定者于止、举、舍三相,无间恒修而不偏;最重要的是,应成就正定,使心清净,远离沉掉等盖缠过失,尽诸有漏,从而达到解脱出离之目的。
依清净定可得四大利益:出离诸恶、爱乐善法、能正安住、作有堪能。出离诸恶:习定心净,已除沉、掉等诸盖缠,自能不为烦恼驱使而造恶业。爱乐善法、圣道及菩提涅槃。远离沉、掉,安住上舍,住无所住,名为正住。此由远离不正等世间一切寻思而得。于无功用任运转中,具足通慧有大堪能,成办一切诸应所作。
就技巧层面而言,大小修止并无差异。只是在发心层面,才有区别。外道修定,一味追求上阶,直达四无色界定,以为解脱。佛陀对此否定,开创慧观,以实现清净解脱。这是依于出离心的。并对定学梳理,说有十二门定:色界四定,无色界四定及四无量定。
若厌离欲界散乱,即修色界四定;若厌离色法缠缚,则修无色界四空定;厌离贫穷而欣求大福报者,应修四无量定。配合大乘发心、教法,即能依而发无漏智,得菩提果。所以定学是一切慧业成就的基础。
修学大乘瑜伽止观法门的行者若能如理思维、如思所修、勇猛精进,就能得到最胜圆满、最极无上、清净无漏、甚深微妙的瑜伽道。由于止观定慧的力用功德,可得无余依涅槃和圆满最极清净妙瑜伽道。
通达一切法的寂灭性,离烦恼而得内心解脱,名为“涅槃”。但由前生惑业所感的果报身还在,尚有所余,为“有余依涅槃”;烦恼断尽而果报身亦灭,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的拘碍,了无所余,为“无余依涅槃”。证入无余依涅槃的圣者,一切相应的诸受,没有余剩的永远灭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