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近来有闲暇时间读读元曲。关于元曲,其实知道的很少,最熟悉的就是那首马致远的《秋思》: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日总会让人难免悲伤,这悲伤有时是无来由的。看到夏天那么茂盛的绿油油的叶子像是燃烧了自己变得干瘪瘪的,就感伤,也许是想起夏日里听蝉鸣的悠然自得,也许是想起了春日里百花争艳,那空气中甜丝丝的气味。
看到荒凉一点的景色,头脑里就会冒出来这几句词。
近来读了几首,语言浅显易懂,也很有趣,与大家分享一下:
越调 .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透过文字仿佛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寒风凛冽,飘来星星点点的雪花,丈夫在外地工作生活,想着他走时还穿着单衣,手里拿着一针一线为他缝制的厚厚的棉衣,那棉衣刚刚晒过,还有阳光的味道,那衣脚有隐隐的些许血丝,那是缝衣服时不慎戳破手指留下的。妇人手里拿着这件衣服思来想去,是给他寄去呢?还是不给他寄呢?寄吧,怕穿得暖暖和和的郎君就不想回来了,不寄吧,又可怜他身上衣服单薄,厚厚的棉衣拿起又放下,不知该如何是好。
读到这里,我就想起自己。
我的郎君今天加个班,说中午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上午外出回来,我就洗手做羹汤,焖大米,炒菜。红烧茄子,莲菜两吃,一半炒肉,一半凉拌,再拌一个平遥牛肉。简单的家常饭,11点半就做好了,想着回来温度正好,看看表,看看手机,想给他打电话问问几点回来,又怕人家不方便接,十二点,我先吃饭,吃完去买菜,错开高峰,此时买菜人少。
回来不到一点,想着有啥事也该结束了,发了信息,秒回,说快到了,回来呼啦呼啦吃了饭,休息一会儿就又走了。
读到这首曲,我会心一笑,我仿佛与百年前的那个小妇人有着一样的心思,跨越时空,我读懂了他。
也许诗词曲赋的魅力就在于此,总有一首能扣动你的心弦,总有一曲仿佛为你所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