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品读《三国》
三国人物评论之汉献帝刘协 ——聪慧宽仁,却生不逢时

三国人物评论之汉献帝刘协 ——聪慧宽仁,却生不逢时

作者: 飞岩文轩 | 来源:发表于2019-02-15 14:11 被阅读9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当中,有多少英雄豪杰,或礼贤下士,或运筹帷幄,或英勇飒爽。可是,有一个人,虽然书中笔墨不多,时常隐藏在人们的视线之后,但对于整个三国时代的历史却不可忽视。他便是汉献帝刘协。

          提起汉献帝,浮现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傀儡”二字,其皇帝生涯成为了群宦争权、群雄争霸的牺牲品。刘协原为陈留王,后来董卓专权,废除汉少帝刘辩,刘协遂登基为王。董卓被王允、吕布设计杀死后,其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东汉政权。曹操率军击败李傕、郭汜,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自此,在位32年的刘协结束了他的傀儡生涯。

            单看其生平,可能不少人认为刘协碌碌无为,胸无大志。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刘协不仅聪明睿智、宽仁善良,而且颇有胆识。话说何进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与何进的部队带兵反攻。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正仓皇间,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三千陇西铁骑奔腾而来。小皇帝刘辩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浑身哆哆嗦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刘辨手下的官员也都没人敢出口大气,怕惹来杀身之祸。然而刘协不仅呵斥董卓下马,而且从始至终对答如流,并无失语。刘协虽身为陈留王,但其聪慧与胆识,胜于少帝乃至众官,给董卓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为日后登基打下了基础。

            刘协虽为傀儡,但其宽厚爱民的品质仍然显露无疑。兴平元年(194年),三辅大旱,谷价腾贵。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粮食仍然不够。刘协设计证实侯汶趁机侵占公粮,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长安城中饥民终于得到了救济。只要皇冠还在自己头上,无论世道如何混乱,都不能忘记人民。

            登基后的刘协手无实权,而他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一日曹操对汉献帝说:“孙权,刘备各霸一方,不尊朝廷,当如之何?”汉献帝答道:“尽在魏公裁处。”曹操怒曰:“陛下此言,外人闻之,只道吾欺君也!”帝曰:“君若肯相辅则幸甚;不尔,愿垂恩相舍。”话中带有讥讽之意,表达出自己对于曹操专权的不满,说得曹操汗如雨下,只能愤愤而出。与此同时,汉献帝一直没有放弃摆脱自己傀儡地位的努力。建安五年(200年),刘协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此时的刘协才二十岁上下,能够有如此的勇气与魄力,让人佩服。

            可惜的是,汉献帝毕竟没有实权,他的努力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延康元年(220年),刘协在万般无奈之下,被迫让位给曹丕,被贬为山阳公。山阳城中的刘协倍感世态炎凉,大彻大悟,和皇后曹节一起悬壶济世,医治百姓。他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草药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老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情,沿习成俗,焦作民间对老中医格外敬重,对中草药可赊可欠,但从不还价,在农村中针灸、拔罐从不收费,以示遵守汉献帝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刘协能抛弃帝王之尊,与老百姓其乐融融,在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

            有人认为,如果汉献帝生在太平年代,绝对是一个好皇帝。对此我表示认同。汉献帝一辈子不负苍生,只是他的聪慧与宽仁,被那个群宦争权、群雄争霸的混乱时代所淹没,后世苍生也往往在追慕英雄的过程中辜负了他。只能无奈地说,逼迫他退位的、埋没的,不是曹魏的威胁,而是时代的利剑。

          有时候,评判一个人,不能仅凭他取得的成就。对于刘协这样的失败者,我们应该给予肯定与掌声。

          高一(1)班      刘熹橦      12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国人物评论之汉献帝刘协 ——聪慧宽仁,却生不逢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wp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