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小学3年级,有段时间,上学后,我放下书包,就不管不顾,没事一样,径自逛街去了。学校、家庭,两头不见人。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气急败坏:“你,竟然,逃学30多天!我教学30多年,还从没见过你这样的学生!”
数学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有一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恶狠狠地托着我的下巴,气急败坏,连声质问:说,“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互为相反数!”
潜台词:这学生,咋就这么愚笨,不开窍呢?!
我只是无助地,泪流满面!
还记得,很多时候,当同学们都在用心听课,我却始终,心猿意马,眼望窗外出神,心思完全不在教室。仿佛,窗外的世界更属于我,更有吸引力。
冷不丁,一个粉笔头,打过来,一下子惊醒,把我重新拉回现实世界!
还记得,初中晚自习,还是我的数学班主任老师,三番两次,苦口婆心:同学,现在好好学习,用心读书吧,否则,等你长大了,你一定会后悔的。
是的,现在的我是真后悔。
然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根本就是对牛弹琴,耳旁风,完全听不进去。
高中即将毕业,似乎如梦方醒。无人督促,亦无人劝告。天不亮,早早起床用功读书。气得不知所以,脾气暴躁的老父亲,不住臭骂:“神经病!现在知道用功,早干嘛去了?”
10年上学读书生涯,我的文化课,尤其数理化,从来没及格,不交作业,抄作业,家常便饭。每次家长会,都少不了我的父母,可以说,在学校,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差生。
长大后,每天日记反思,回望来时路,一次次痛定思痛,这才逐渐清晰明白,原来,我是一个晚熟的孩子。
当同学们都在用心读书时,我在做什么?我根本不知为何要上学,为什么读书?其实说什么都没用。
原来,我成熟太晚,我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孩子,我与他人,确实不一样;原来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当同学们都跑出老远了,我还在傻愣愣地,不知所措,拖后太多,很多事情都拖后,例如40多岁结婚。原来教育,完全没有因材施教,我就是一个无端牺牲品。这也就意味着,我比同龄人,要多走很多弯路,吃更多的苦,遭受更多磨难,都说苦难造就人,而我,真是何其“幸运”,这实在是不可抗拒的命运。好歹招工上班,性格内向,格外自卑,不善交际的我,既无知心朋友也无任何专长爱好,百无聊赖,唯一去处,就是宽敞明亮的单位图书室,读书日记,胡思乱想,虚掷光阴。大把恍惚的青春好时光,要么整天找球友疯狂打乒乓球,要么图书室或没事闲逛书,单身宿舍一本本如饥似渴看闲书。台湾作家罗兰说:有的人,本身是火种,自己点燃自己;而有些人,就只能通过父母,老师,朋友,某一陌生人,或一本书,哪怕一首歌,一件突发事件,都有可能激发,深远影响乃至改变其一生轨迹命运。几十年来无心插柳的读书兴趣,一天天转化为读书爱好,乃至癖好,不过循序渐进的积累。近5000册古今中外,闪烁着世间智慧光芒的人文社科类书籍,史怀哲、甘地,爱默生,梭罗,梁漱明,周国平,王小波,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润细无声,一点一滴,潜移默化地砥砺生命底色,舒展心灵。由一个自然人,过度一个逐渐自立的社会公民。读书,读好书,就是唯一,最好的自我教育过程。手捧一本本好书,犹如火种,请来的老师,好友,燃灯者,照亮了我生活的前程,日趋达观自信。我的确有理由相信,再普通的一个人,通过后天良好的精神生活,自我教育成长,同样可以在某一方面出色,在精神上,始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展看,手中这本新华书店闲逛,十分惊喜的教育新书,《我只想站得更直一点》——黄玉峰教育演讲录,字里行间,明显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出色的人格魅力,一个活生生的“站得很直”的人,立体可现。书中,他介绍,一位中学同学,半导体专家,后来半导体不用了,整个人一下子老态龙钟,本来读了很好的专业,为何落魄到这个程度?什么道理呢?因为,没有一个更广阔的东西在里面。
这个更广阔的东西,想必就是丰富的人文精神,超凡脱俗的入世情怀,出世精神。
李政道的老师叶企孙,学贯中西,其国学、人文精神深厚悠远,声名显赫,造就非凡。普通人需要这种人文积淀,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出色的精神底色,或“软实力”。
黄玉峰在书中说“靓丽生命底色,先至少阅读100本优秀人文图书,打底吧”,实乃经验之谈。
所谓教育,从来不单纯属于教师或教育工作者。
经验告诉我,过去我这个“逃学大王”,当年有名的“差生”,先天教育的失败或不足,完全可以通过后天,长期自觉阅读自我教育,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