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话、找人

作者: anivad | 来源:发表于2019-02-02 17:13 被阅读0次

    ——读《一句顶一万句》有感

    《一句顶一万句》封面

    此书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出延津记,下部回延津记。上部讲述杨百顺,下部讲述杨百顺养女的儿子,但无论从中抽取哪一章节,都可以单独成为一个小故事。书中塑造的每一个形象都很立体,但也有一个共性——找话、找人。

    刚读这本书,被作者“不是……,而是……”以及各种设问句的啰嗦表述烦个够呛,没想到写个小说还能把话说得这么麻烦。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这种语言风格却能恰如其分的表现出作品的内涵,仿佛是一位老农蹲坐在柳树下抽着旱烟,讲着村子最近的破事儿,不时“嗙嗙”地磕两下烟袋……

    书中除了主人公以外,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传教士老詹。一生没有发展几个信徒,亲手盖的教堂被几任县长霸占,收的徒弟吴摩西从心里也不信主。若是从对教义的掌握来看,他算不上称职的传教士,但是他执着地传教,风雨无阻,死后留下了理想中一座宏伟的教堂的图纸,画的十分仔细,所需的材料都一一标注了出来。

    这本书让我最为感触的就是笼罩在各个人物上无法摆脱的孤独感,他们之间虽然来往频繁,可是人心难测,老杨一辈子当做朋友的老马,压根就瞧不上老杨;关系很好的朋友,因为一句话就掰了,成了仇家……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复杂,或是缺乏对朋友的信任、对两人友谊的信任,以致能说贴心话、温暖灵魂的朋友不多,最终被湮灭在孤独之中。

    话,是人与人沟通最基本的东西,找寻能触及心灵、提供温暖的话以及说出这些话的人的过程伴随我们的一生。朋友、伴侣、亲人不都是如此吗?在找寻的同时,也产生了迷茫与疲惫、孤独与寂寞,磨砺着人生道路上前进的我们。书中的人们为了缓解孤独,努力制造着声响和热闹,但这无法改变他们的命运,即使这样,他们仍顽强执着地追逐、找寻那些人和话。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一旦断了联系,就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可能是我始终都记得你,而你却将我慢慢淡忘;也可能是彼此都在成长,三观、眼界、圈子都不一样了。无论如何,只要曾经有朋友陪伴,就算是值得了。能从开始到最后一直陪伴你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最后分享一些书中有意思的话:

    每个事中皆有原委,每个原委之中,又拐着好几道弯。

    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

    人相互一有隔阂,对方便无做得对的地方;同做一件事,本来是为对方考虑,对方也把你想成了另有想法。

    人要一赌上气,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只想能气着别人,忘记也耽误了自己。

    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在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经老高说过的事,十件有九件半,从根上起就有毛病。既然从根上起就有毛病,事后说它还有啥用呢?也就是闲磨牙。

    老詹:“孩子,头一回我不以主的名义,以你大爷的名义给你说,遇到小事,可以指望别人;遇到大事,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拴到别人身上。”
    老詹: “因为从你心里讲,你还是愿意的。” 杨摩西: “如果愿意,我就不找你商量了。” 老詹: “你恰恰说反了,如果不愿意,你早不说这事了;恰恰是找我商量,证明你心里愿意。”
    “愿意就对了。摩西呀,你比离开我时强多了,知道自个儿是谁了。知道自个儿是谁,才能明白往哪儿去呀。”

    人是掰扯不得的,掰扯了别人,就是掰扯了自己。

    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

    过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话、找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zyjsqtx.html